《横刀十六国》

第六百二十章 迁(2/2)

的战乱,宗教存在有其意义。

  儒家高高在上,寻常百姓够不着,道门可以弥补一二。

  再说这块领地,自己不占领,就会被外来势力占领,反之,如果道门崛起,或者沙门改良成功,以后也会成为华夏文明对外扩张的载体。

  大梁名僧释道安正在太学疯狂翻译经书,使其儒家化,适应本土。

  当然,现在都还在观察和酝酿中。

  “陛下,大喜,洛阳三日前下了一场大雨!”亲卫在堂外禀报。

  “大雨?”李跃也是一喜。

  这是一个好兆头,洛阳如果大雨了,豫州、邺中的大雨也快了。

  老天爷还算厚道,这场大旱也就持续了十个月左右。

  “恭喜陛下,此乃上天降下的祥瑞,洛阳向为天子之畿,遂降甘霖。”刘应拱手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古代这么多王朝建都洛阳,自然有其道理。

  洛阳居天下之中,东抚中原而控关东,西望河东而临关中,一条崤函古道将关东、关中连接起来。

  荆襄、江淮的钱粮通过水道能快速运进来。

  国家想要稳定,则大多建都洛阳。

  另一方面,洛阳代表华夏正统,而邺城因羯赵多年盘踞,多少有胡都之嫌。

  从汉末大乱至今,眼下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开疆拓土,而是稳定内部,恢复华夏元气。

  李跃怦然心动起来,迁都洛阳有非常多的好处。

  一则,可以打压河北士族,二则,与关中的联系紧密起来,三则,进一步获得正统性,打击江东的合法性……

  这时代关中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地缘板块,潜力巨大,又遍地是胡人,邺城太远,无法完全掌控,稍有不慎,就是叛乱。

  不过兹事体大,不能拍着脑袋决定,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