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0299【水泥成了】(2/3)

以大力推崇。

  韩家没有祖坟,或者说祖坟在哪,他也不晓得。

  根据脑海中的记忆,父亲隐约说过,他们韩家是从别处迁徙而来。

  到底是河北还是山西,记不太清了,他也没那个闲心思追根溯源。

  族谱都没有,拿头找?

  他若是公开寻祖,山东之地估摸着立马会跳出一大群‘族人’。

  得知他要回来祭祖,刘勇准备大肆操办,却被韩桢一口否决了。

  只带上赵富金与几名亲卫,简单祭拜了一番。

  祭祖么,心意到了就行。

  父母与大哥的坟头,在小东村西侧的半山腰上,三个坟包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青草。

  纸人与纸钱被韩桢丢进火堆,熊熊大火,熏得他眼睛一阵酸涩。

  “爹,娘,大哥,我回来看你们了。”

  看着火堆,韩桢缓缓开口道。

  穿越之时,这个时空的父母早已去世,并无交集,若非脑海深处有关于两位老人的记忆,他甚至连父母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自然也就没有多少感情。

  此时的他,更多的是在与后世的父母对话。

  “我如今成了亲,过得还算不错。”

  韩桢转头道:“富金,来见过爹娘。”

  赵富金上前一步,对着坟包行了个万福,柔声道:“儿媳见过翁翁、婆婆。”

  韩桢喃喃自语道:“孩儿不孝,没能给你们养老。祝们在另一个世界,好好生活。”

  赵富金没有听出他话中的言外之意,只当另一个世界,是代指九泉之下。

  纸人与纸钱烧的很快,方才还是熊熊烈火,转眼间便至余下一堆余烬。

  用泥土盖住余烬,防止引发山火,韩桢吩咐道:“走罢。”

  大半年时间,小东村的变化让韩桢觉得有些陌生,村中人口与田地激增。

  自打他鼓励百姓开垦荒田后,治下百姓就卯足了劲儿,但凡能种地的地方,全部被开垦成了田地。

  赵富金好奇的看着下方村中的一草一木:“夫君小时便生长在这里?”

  “是啊!”

  韩桢笑着点点头。

  山脚处,傅清漪三女正提着竹篮在采摘野菜。

  作为妾室,她们是没资格祭拜先祖的。

  而韩张氏大着肚子,舟车劳顿对胎儿不利,于是留在了益都,安娘则在家中陪着她。

  见他们从山上下来,三个小丫头立刻凑上前,叽叽喳喳的显摆着成果。

  江素衣扬起俏脸,喜笑颜开道:“夫君夫君,奴采了好多蘑菇,这些蘑菇颜色艳丽,想来味道定然十分鲜美。”

  瞥了眼竹篮里五颜六色的蘑菇,韩桢眼角抽了抽。

  老九转过头,肩膀一阵耸动。

  一旁的傅清漪面色无奈道:“奴说过有毒,可素衣不信。”

  江素衣反驳道:“你一个南方人,怎会认得北地的蘑菇?”

  “……”

  傅清漪不由语塞,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韩桢神色怪异道:“素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蘑菇就在村外山脚,为什么却没有村民采摘?”

  “好罢。”

  江素衣念念不舍的将竹篮里的蘑菇倒掉。

  相比之下,傅清漪采摘的野菜就靠谱多了。

  一行人来到村中,早已等候多时的刘勇,领着一群补官凑上来。

  刘勇提议道:“县长,是否需要将这座山头围起来,以防村中百姓惊扰先灵。”

  韩桢摆摆手:“不用,这座山乃是小东村砍柴、挖野菜之所,若是围起来,村中百姓想要砍柴,需得绕道数里之外,颇为不便。在坟墓周围划一个十丈的区域就行了。”

  刘勇拍了一句马屁:“县长爱民如子,微臣敬佩。”

  “滚犊子。”

  韩桢一脚踹在他屁股上。

  “嘿嘿。”

  挨了一脚,刘勇却笑的极为开心,这说明韩桢还拿他当兄弟,没有变得生分。

  回县城的路上,刘勇似是想到了甚么,说道:“对了,前几日小王镇那边来人了,叫甚卢九,说石灰窑有了些进展,俺想着你寒食节定然会回来祭祖,便没有上奏。”

  “石灰窑?”

  韩桢双眼一亮,吩咐道:“派人去小王镇,将卢九带来见我!”

  “好。”

  刘勇见状,也不敢耽误,立刻吩咐手下补官,快马加鞭前往小王村。

  回到临淄县,韩桢一行人径直来到原先的府邸。

  他虽搬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