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0110【竖子不足与谋】(2/3)

  刘宓却没心思欣赏,目光扫视一圈屋内。

  当看到堆放在角落里的四个木箱时,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容。

  “老爷。”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轻呼。

  听出是管家的声音,刘宓开口道:“进来。”

  门被推开,一名老仆走了进来,躬身道:“老爷,常知县已在楼下等候多时了。”

  在北宋,仆人对家主的称呼,是有讲究的。

  比如方三三和福伯,唤家主都是阿郎,而从不唤老爷。

  为何?

  因为老爷这个称呼,只有达到一定的品级地位才能喊。

  五品官儿,便是这个称呼的门槛。

  没到这个品级,仆人这么称呼主家,若是被旁人听到,绝对会被嗤笑。

  这就好比一个杂货铺的老板,让店里员工喊自己董事长一样。

  “嗯!”

  刘宓点点头,在老仆的服侍下,穿衣洗漱。

  他这次来算是微服私访,没有走府衙的程序,因此只带了一名老仆,与一众护卫。

  穿戴好衣衫,对着铜镜整理一番仪容后,刘宓这才出了房间。

  临走前,他还吩咐道:“收好这几口箱子,莫要让人碰。”

  “俺省的。”

  老仆点头应道。

  楼下大厅,常知县正在吃茶。

  见到刘宓下来,立刻起身行礼,口中问道:“刘通判昨夜歇息的可好?”

  “尚可。”

  刘宓接过茶盏,先是看了眼汤沫,这才浅浅抿了一口。

  常知县又问:“刘通判今日是个甚么章程?”

  “今日便回郡城了,府衙还有一堆事儿等着呢。”

  生意谈妥了,钱也到手了,他自然不愿继续待在这穷乡僻壤。

  如此热的天气,屋子里竟连个冰鉴都没有。

  “既然刘通判公务繁忙,那吾便不再相留了。”

  常知县面色惋惜,心里巴不得这厮早点滚,昨日已经耽误了自己一天事情。

  待用过了早饭,例行道别后,刘宓带着四箱土特产登上了马车。

  临走前,刘宓拉开马车上的帘子:“胥吏刘勇升任县尉一事,待吾回去后,便上奏请封,不日便会有告身赐下。”

  常知县躬身行礼道:“吾在此代刘勇谢过通判。”

  “对了,那赤鳞鱼不错,往后每月送百条到吾府上。”

  说罢,刘宓放下帘子。

  下一刻,马车缓缓驶动,沿着街道朝城外行去。

  目视着马车消失在视野中,常知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哼!

  韩二的钱,岂是那么好拿的?

  一旦沾上,往后有你们好受的。

  ……

  上午出发,直到临近傍晚才回到益都郡城。

  当晚,赵霆便登门拜访。

  书房内,刘宓一脸倦色。

  昨日属实喝的有些多了,加上今日又舟车劳顿了一整天,此刻只觉得浑身似散了架一般。

  古时出行,是一件极为折磨人的事儿。

  哪怕做马车也是如此。

  官道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加上这会儿的马车避震效果也不好,连续颠簸几个时辰,换谁也受不了。

  赵霆急不可耐道:“可谈妥了?”

  接过侍女的热毛巾,敷在脸上,刘宓闷声闷气地说道:“谈妥了。”

  “怎么个章程?”

  赵霆心下一喜,继续追问。

  取下毛巾,刘宓感觉精神好了些,挥挥手示意侍女退下后,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往后每月,伱我一人三万贯孝敬钱。”

  其实刘宓本想贪一部分,说成两万贯。

  不过转念一想,这毕竟是长久买卖,时间久了,肯定瞒不住赵霆。

  到时只怕会闹得不愉快。

  “恁的多?”

  赵霆一愣。

  他本以为能一次性捞个三五贯,就已经顶天了。

  结果只一个月便有三万贯,并且往后每月都有。

  刘宓轻笑一声:“这算甚么,那韩二只说如今渠道没打开,若是吾等帮忙拓展渠道,往后只会更多。便是十万贯,也并非不可能。”

  “甚么生意能这般赚钱?”

  赵霆神色诧异,心中半信半疑。

  临淄县这穷乡僻壤,能有甚么生意如此暴利?

  私盐私铁他又不是没做过,其中的利润他很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