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

第1031章 谈判(1/2)

  终宋正文卷第1031章谈判

  房言楷记得在庆符县时,李瑕就十分固执,就是一旦拿定主意旁人便劝不住。

  当时两人凡有不同见解即有争吵。

  如今李瑕贵为天子,房言楷依旧敢于反驳。

  李瑕道:

  李瑕反问道:

  房言楷一愣,琢磨着李瑕话里的意思,回望了北面一眼,隐约明白了什么。

  当此时节,所有人都认为元军猛攻关中,李瑕需要做的是回防。

  但今日李瑕却提出了另一种思路。不回防,而是去鄂州,反而能吸引、牵制更多的元军。

  房言楷不确定局势的走向是否会如此。

  但可以确定,这个看似冒险的举动,必出乎宋、元两方的意料......

  又过了数日,已到了十二月。

  天气愈发赛冷。

  吕文焕每日都会到城头观望,听取探马的消息。

  吕文焕不喜反惊。

  他本以为李瑕会返回长安,留下兵马继续威逼大宋,这才是正常会出现的情况,君王坐镇都城,调兵遣将对外作战。

  但,现在和约还没达成,好处还没占够,李瑕怎么可能退兵?

  除非,李瑕是把兵力调回去,其人亲自去了鄂州,这与吕文焕的判断完全相反,但现在还去鄂州做什么?议和已经是摆在明面上最有可能的结果。

  李瑕总不能还想要攻宋吧?

  吕文焕喝问道。

  宋军探马其实已表示看到了李瑕的仪仗南下,只是吕文焕一直都不信。

  忽然,南城门外又有探马归来。

  吕文焕本以为是江陵或鄂州的消息来了,但一听却是愣了一下。

  这边一个军情还没听完,有校将从东城那边过来,急道:

  吕文焕有些愠怒。

  元军先派探马南下,之后才问他借道,何等狂妄嚣张。

  略略冷静之后吕文焕问道:

  吕文焕自语道,

  但从这一刻开始,元军的各种消息便开始渐渐汇聚到吕文焕这里来。

  吕文焕思来想去,认为李瑕在长江上不过只有两万余人,要攻到临安实在不太可能,又是在作势欲攻临安,好吓朝廷。

  而朝廷似乎真就怕这种吓。

  更大的问题在于,元人就在一旁虎视耽耽,显然想要找机会一举灭掉李瑕和大宋。

  面对这种局面,手握京湖重兵的吕文焕首先做的不是率军南下,而是捉笔给李瑕写了封信。

  信上,他终于不再称李瑕为逆贼,

  这封信很快从襄阳被送往江陵府。

  此时江陵府已被唐军将领姜才攻下,宋军并荆门军正集结于北面的荆门,据城而守。

  吕文焕的信使在荆门军士卒的护送下,小心翼翼地抵达江陵城下求见,地一支利箭便钉在了他的脚边。

  信使是吕文焕从军中选出的胆大之人,喊着将手中的信件放进吊蓝之中。只听得江陵城上一片大呼,

  十二月十一日,一大队船只抵达黄州,陈宜中登上栖霞楼,见了当地官员,得知了这个让他十分吃惊的消息。

  一句脱口而出的问话使陈宣中显得有些傻气。

  可李瑕刚刚登基称帝,这但年节必然有许多国礼、国事须在都城处置。陈宜中一直以为李瑕会回长安,留下兵将威仪,留下文官议和。

  陈宜中疑感,自语道:

  他自晒着,摇了摇头,暗道以李瑕如今的帝王之尊,亲自与他这个临时加的礼部侍郎谈,有些不体面了。

  帝王之尊这是大宋朝廷决定议和之时,陈宜中就在心里承认了的。

  这一路而来,有时他也会想起当年在太学曾见过李瑕一面。

  那时,他登高一呼,领人去伏阙上书,要为朝廷除掉丁大全这个女干佞;而李瑕侧投靠丁大全,上任西司。

  两个人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如今他陈宜中选择投靠贾似道,为国谋事,走的又是李瑕曾走过的路。而李瑕侧已走上了叛国的道路。

  不得不让人感慨人生际遇变幻莫测。

  陈宜中想着这些,决定不顾己身之安危,亲赴鄂州会一会李瑕。

  到时以三寸不烂之舌,陈述时局,劝李瑕退兵。

  他先是派出信使前往知会,约定时日......

  临安来的船队停泊在黄州沙洲码头,一间船舱之中有个官员正坐在那听着他派出去打听消息的属下汇报。

  这官员开口声音尖细,却正是全玖身边的总管宦官言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