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489章 过香积寺(3/5)

叛军找到了,以身喂贼有用吗?叛军只会嫌他的肉又老又柴,依旧吃嫩的。”

  于是朝野沸腾,心忧樊川的官员们纷纷弹劾,李光弼迫于压力,也只能把那将领杖了三十军棍。

  恰此时,又有坏消息传来。

  “王思礼才出陕郡,被安守忠带人伏击,败退。”

  这种情况下,与王思礼一同从潼关败逃回来的另一名大将李承光也跑来求见薛白。

  ~~

  “王思礼虽有谋略,却不擅攻战,尤其不可任他为主将临阵指挥。”

  李承光一见到薛白,毫不避讳地便开始贬低王思礼。事实上,哥舒翰在潼关中风之后,这两人一个主管步兵、一个主管骑兵,就开始互相争权,也无甚好避讳的了。

  末了,李承光直抒胸臆,道:“北平王用他,何不如用我?”

  薛白道:“王思礼虽不擅攻战,但军法严明,士卒听凭号令,又皆是陇右骑兵,可奔袭洛阳。”

  李承光道:“末将领的虽是步兵,可为北平王破崔乾佑部。”

  “你认为时机到了?”

  “尚差些火候,但不得不出击了。”李承光道,“王思礼攻洛阳必败,若消息传回,反而坚崔乾佑之决心。甚至安庆绪反攻长安,则长安危矣。而倘若先破崔乾佑,北平王亲自挥师东征,何愁叛乱不平?”

  薛白道:“此时与叛军决战,伤亡如何?”

  “叛军久攻长安不胜,粮草耗尽,此天时;樊川倚塬面水,不利于叛军骑兵展开,此地利;叛军士卒思归范阳,士气低迷,长安军心振奋,此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必胜!”

  李承光目光灼灼,以极大的热情盯着薛白,又道:“恳请北平王给末将一个机会,末将绝不辜负北平王信任!”

  薛白若稍有不坚定就有可能答应了,最后他却只是挥手让李承光退下。

  “北平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李承光依旧不死心,退下时还在苦劝不已。

  “今崔乾佑肯战,而胜机在我。若不战,使之流窜它方,反而贻误良机啊……”

  元载拿着几道公文过来,见此情形,向薛白问道:“郎君何不答应他?依我看,如今决战,当胜。”

  “那又如何?”

  元载道:“不说圣人、忠王,只说太子殿下,拖得久了,只怕对郎君不利,倒不如趁热打铁,一举树立威望。”

  “崔乾佑之所以肯战,因他实力还在。樊川虽有山塬,地势其实不险,一旦开战,伤亡必然惨重。伱可想过,如何是好?”

  “李光弼忠于圣人,而非忠于郎君。”元载低下头道:“如今决战,正是树立郎君在军中地位之时。”

  薛白心想,李承光也该是这想法,方才有把握跑来说服他吧。

  “郎君,妇人之仁要不得。”元载又劝道。

  “目光短浅更要不得。”薛白脸色一冷,语气严峻了几分,叱道:“精兵强将皆属大唐,大唐社稷早晚归我辈,今日‘驱狼吞虎’沾沾自喜,来年外虏来犯,你让我如丧家之犬仓皇而逃不成?”

  元载心中一凛,不敢再劝。

  ~~

  入夜,元帅府,偃月湖。

  “若可以,我真想亲自去洛阳,以免得在长安苦等消息。”

  薛白与李腾空走在湖边散步,如此感慨了一句。

  元帅府并不是他的私宅,而是衙署,但他有时会悄悄带李腾空进来,看看熟悉的风景。

  “你如今地位不同了,岂能事事亲力亲为的?”

  “罢了,用人不疑,安心等消息吧。我要学谢安,人家坦然自若。”

  李腾空知道薛白近来受到的压力颇大,有心安慰他,遂不像往日那样故作清高,而是柔声软语,难得肯在屋外就与他亲近。

  两人不知不觉走到竹林里相拥了一会,之后,她却是拉住薛白的动作。

  “不行。”

  “那去你的闺房?我特意保留着那个院落。”

  “是……是那个来了。”李腾空有些失望,“这个月,未修得正果。”

  薛白在解县时难得大意了几回,心中也有担忧,此时反而是松了口气。

  很快,他又想到了杨玉环说他生不出孩子之事……不久前,他刚刚让杜五郎护送着杨玉环,与高力士的队伍向西,那队伍走得慢,如今想必还未到金城县。

  接下来几天,薛白也是处理着各种事务。

  有一回他独自在元帅府的大堂里看着公文睡着了,却是梦到了杨玉环,她在梦里都还在讥讽着他。然后,忽然间,禁军包围了他们,耳畔全是“杀!杀!杀!”的呼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