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433章 不是生离,就是死别!(2/3)

憎之、恨之,皆不为人事也。

  “兄长走后,吾便归了家,帮大哥捉贼缉盗,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嫂嫂再未以白眼示我,每日只担心我食不饱也。

  “今秦国一统天下,大哥南昌亭长早便无了,亦在这会稽县内,与信和阿母为邻也。”

  赵公明松开手掌,黑脸上出现由衷笑意。

  “带吾见之,若果真如此,我非但不打你,还要授你当年求而不得的望气术也。”

  韩信不管衣领散乱,诚挚道:

  “当初若我兄长授武、提携、教信道理,信纵使侥幸活到今日,也不过是浑浑噩噩,不明事理之徒也。

  “如今信已壮,兄长有心事,不妨与信说说。”

  赵公明刚张开口,欲言其没有心事。

  话还没出口,韩信便伸手虚压。

  “兄长不想说就不说,但莫要自欺欺人。能要兄长性情大变,对信说话还要小心翼翼,屡次试探。无事,信不信也。”

  说着话,韩信又从从包袱中取出一个大竹简。

  这竹简是滚起来的,放在桌上有一尺那么高,若是写满了字,其内容绝然不少,当有数千。

  韩信推竹简到赵公明身前。

  “此是《太公兵法》,其内是龟甲灼卜,未战而知胜败之道,是吾师叔赠之。

  “其言当今天下,阴阳、神仙,皆源自黄帝也,太公望乃集二者大成者。此书虽是兵书,但应也能对兄长有所帮助,是信的心意,兄长莫要推辞。

  “至于望气术……信不学了。红尘俗世,信乐在其中,做不得出世神仙。”

  兵家原有两派。

  一派以孙武为创始人。

  一派则以太公望为创始人,孙武为发扬光大之人。

  后来战国乱起,每个兵家门生都绕不过《孙子兵法》,但《太公兵法》却只存在传说中,从未现世。

  世人尽用《孙子兵法》,久而久之,以太公望为兵家创始人这一脉就自动消失了。

  今失传的《太公兵法》现世,若让天下兵家门生知悉,当是件不下于天下一统的大事。

  摆在眼前,纵是李牧、王翦这等天下名将也经受不住诱惑,定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一览。

  赵公明此刻却没有触碰。

  不是《太公兵法》对他没用,相反,未战而知胜败,利用天数而战,这明显是高深的阴阳之道,对其大有裨益。

  他不去翻阅,是因为在他心中有比这更重要的事。

  “吾弟已壮。”

  赵公明只道了四个字,便闭上双眼,脸上毫无喜色,满是悲意。

  身具贪狼、七杀命格的韩信拜当世一流的兵家巨擘尉缭为师,又习得了《太公兵法》……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每逢大事,天必降兆。

  不是席卷天下的大乱,天生便是战场名家的贪狼加七杀,哪里需要如此提升?

  赵公明不知当初救下韩信是对是错,只知道,乱世,越来越近了。

  “收起来罢,吾观之无用。”

  赵公明轻声说道。

  “怎会无用?兄长可是担心吾是偷拿?我今见兄长前已面见师叔,得师叔允许。”

  “走罢,去拜见汝之哥嫂、阿母,谢过养育吾弟之恩。”

  赵公明看了桌案上的竹简一眼,眼中满是不舍。

  移开视线,轻轻一叹,起身率先出屋。

  他修的是出世神仙,却为怜惜苍生而入世,与神仙渐去渐远。现在的他,哪怕是看黄帝飞升前的心得,也是无用。

  始皇帝在会稽待到第四日,武城侯王翦到了,带着能跑能跳的小孙子王离。

  嬴政抱起小王离逗弄着,王翦跟在身边,满眼慈祥。

  “朕正想着去找你,你怎先来了?”

  “哪里君见臣的道理。”

  “伐楚前,可不就是朕去见的你。若不是朕承认有错,你依旧不领兵。”

  “……那时年轻,不知深浅。”

  “这也没过几年。”

  聊到这,两人就都没话了,只有王离嘿嘿傻笑着,叫着王翦教了十数天的始皇帝。

  说话还不顺溜的王离,始皇帝这三个字倒是喊的字正腔圆,配上幼儿大大的眼睛,可爱就完了。

  逗得嬴政哈哈大笑,不住得用袖子给小王离擦口水。

  “你这娃娃,也知道朕是始皇帝嘛?哈哈哈!”

  二人一道吃了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