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012章 那我就指点指点你(2/2)

>  毕竟你再了解孔子,能有孔子那些弟子了解吗?

  更何况注释论语的孔子诸弟子,可是有不少都是大贤之人,谁再二次注释,那不是班门弄斧了吗?

  “注释《论语》?这倒是有几分,新奇。”

  出于对嬴成蟜的信任,嬴政虽然有些迷糊,但也只能是顺着往下说。

  一个不学无术之辈,还能注释《论语》?陛下还是恩宠这厮,给他留了面子。

  朝臣们可不信嬴成蟜说的。

  在他们看来,嬴成蟜也就能给楼台姑娘排个名次。

  至于什么学问征战一类的事宜,统统与这个竖子无关。

  为嬴成蟜说话,心存死志的淳于越,帽子差点没带稳。

  你把《论语》压在身下睡觉,口水都淌上去了。对待《论语》如此,还说注释了?

  你所谓的注释,怕不是在《论语》上画了两幅春宫图?《论语》在你手上,真是糟蹋书籍!

  等等!

  这竖子再如何不堪,总不会编造此等绝不可能的借口,他莫非另有用意?嬴氏一族不可小瞧,且等等看。

  朝臣中,没人相信嬴成蟜能注释《论语》。他们以为嬴政说的新奇,是如他们一般,嘲讽嬴成蟜妄想注释《论语》。

  却不知道,嬴政从未怀疑过此事,他只是对嬴成蟜注释《论语》的动机表示好奇。

  “《论语》自成书之日起,便被那些注释曲解了真意,原有注释的那些人根本不明了孔子真实想法。我不愿孔子受世人误解,故浅读一遍,重做注释。唉,天不生我嬴成蟜,儒道万古如长夜!”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朝臣中,儒学博士伏生实在是没忍住,大声咳嗽不止。

  博士是秦国中一个很特殊的官职,他们没有实权,平日也没有什么事情。

  但他们有参政的权利,简单来说,他们就是皇帝的智囊团。

  “长安君是说,孔子弟子所作注释,都是错的?颜回,子路,冉求等贤者,还不如长安君了解孔子?”

  伏生的质疑,也是朝臣的质疑。

  朝臣们只是不愿意蹚浑水,卷入这场争端,但他们都对嬴成蟜的大话很是无语。

  天不生你嬴成蟜,儒道万古如长夜?好大的口气!

  就算再看不上儒家,所有人也得承认,儒家作为天下显学,是有独到之处的。

  你这话说的好像儒家不是孔子所创,而是你嬴成蟜所创的一般,你也配?

  “对啊!这不是很明白的事嘛!”

  面对伏生质疑,嬴成蟜答应的异常痛快,一点犹豫都不带有的。

  就算始皇帝嬴政的阴翳依然笼罩在咸阳殿,群臣依旧是没忍住,安静不下去,个个面皮抽动。

  这厮,当真是厚颜无耻!

  他怎么说得出来这种话的!

  “要不然淳于仆射为什么帮我说话?就是因为他听了我的注释,才知道先前学的《论语》都是错的。我知道你不信,我现场一字一句给你讲解,包你听了之后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要不要试试?”

  伏生是什么人?

  研究一辈子儒学的人!

  伏生这个名字在秦朝不起眼。

  可若按照正常历史发展,到了汉朝,伏生可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就连汉文帝都要派遣御史大夫晁错,来千里跋涉,向伏生请教《尚书》真意。

  可以说汉朝儒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有一大半都是来自伏生的解读。

  若是谈论别的,伏生肯定默不作声,但涉及儒家文化传承,伏生绝不会坐视不理。

  他冲着嬴成蟜深施一礼,沉声冷静道:“请长安君赐教!”

  “好说,那我就指点指点你。”嬴成蟜也不回礼,随意地道。

  敷衍自大的态度,令群臣都忍不住想锤他两拳。

  一会有你丢人的!

  伏生对儒学学问的理解,朝堂内都有所知,那是淳于越都要请教的存在。

  为什么淳于越是儒家隐性领袖?

  就是因为儒家专门研究学问那一批人,都把伏生当做了领袖,而不是淳于越。

  而伏生只读书,对外事宜一概听淳于越做主,所以这批只做学问的儒生看在伏生的面子上,也任由淳于越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