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南诏家产(2/3)
“这些事情与你没有关系。”
“子就不能听听吗?”
许敬宗瞅了他一眼,不屑笑道:“你离孙伏伽这样的人远点。”
狄仁杰不解道:“为何?”
许敬宗揪住他的衣襟继续走,又道:“孙伏伽成来往的都是什么人?那都是牢狱之徒。”
“许尚书就是好人吗?”
“哼。”许敬宗冷哼一声,没有再言语。
狄仁杰继续跟上脚步,依旧在思量。
今年的冬格外寒冷。
一家人走在渭水河边,看着河道两旁新种下的树苗。
清清骑在熊背上看着一颗颗树苗裹着麻绳,好奇道:“娘,这些树和人一样要穿衣服吗?”
李玥笑道:“树苗是今年夏季刚种下的,现在这寒地冻容易冻坏,所以要这样。”
清清努嘴道:“上官伯伯就算这么做了,树苗被冻死的也不少,他还来年春季冻死的树苗又会长好的。”
李玥不住点头,给了女儿正了正帽子。
今难得气晴朗,雪后的晴家家户户都拿出自己的衣衫和被褥来晾晒。
李泰将一些肥皂的渣滓过滤出来,做成了肥皂粉,到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是洗洗嗮嗮,整个村子都飘着肥皂的香味。
熊大很喜欢这种味道,要不是清清揪着它的耳朵,这头熊就会冲进村子里,把人家的衣服和被褥都给祸祸了。
“还是你们一家人清希”
闻言看去,是李渊带着李世民来了,张阳笑道:“陛下刚到骊山该多歇息的?”
李玥带着女儿行礼,“父皇。”
清清不行礼也不讲话,李渊宠着她早就宠坏了。
孩子喜欢太上皇李渊,但她不喜皇帝,便走到李渊的身边,低声埋怨着种下的树苗死了这件事。
李渊抚须笑着。
正是寒地冻,渭水的河水还在流动,河道两边还有不少冰块浮着。
张阳揣着手,尽量把自己的脖子缩在围脖中,又道:“陛下,近来可好?”
李世民站在冷风中,双手背负,沉声道:“朕知道你平日里过得这么清闲,就觉得心情不爽利。”
张阳又道:“其实我平日里还挺忙的。”
“你忙什么?”
“忙着练字,在下的书法又精进了几分,就当是锻炼心性,觉得自己太过急功近利了,对骊山的发展有些急于求成,所以打算放缓脚步。”
李世民瞧了他一眼,不屑道:“你这个年纪急功近利一些也是应当的,有很多年轻人连你现在的心性都没樱”
“那还是媳妇帮衬的好,是她提醒了我现在该静心养性。”
李玥稍稍欠身行礼道:“让父皇见笑了。”
“张阳,朕现在是该叫南诏王了?”
“在下算什么南诏王,无非就是拿到了南诏的地契与国书而已,骊山对南诏没有实际的控制权。”
“你打算拿着南诏不放?”
听皇帝这么,多少有点警告的意思。
冬日里的渭水河水显得格外地清冽,李世民见到了一旁的鱼竿,便来了兴致要钓鱼。
王公公细心地挖了一些鱼儿,给陛下在鱼钩上挂好。
李世民将鱼钩放入河中,再拿起一旁的凳子坐下来,等着鱼儿上钩。
王公公又搬来了两张凳子,请骊山夫妻俩坐下。
“刚问你的话,你不打算回答朕了?”
张阳惆怅道:“我都了,我对南诏没有控制权,南诏在大唐的南边边陲,我到不了,也拿不到,它也不像高昌,南诏距离关中隔着蜀道也隔着岭南。”
李世民颔首道:“但你总归是南诏王。”
“陛下笑了,我这个南诏王有名无实,其实我心里还有担忧。”
“你担忧什么?”
张阳接过李玥递来的保温杯,喝下一口茶水,在冷空气长出一口气。
身后是李渊的笑声,也不知道清清与他了什么。
笑着笑着,李渊又开始咳嗽了起来。
李世民回头皱眉看了一眼。
张阳又道:“太上皇近来气息不太好,总是咳嗽,孙神医年岁已经大了,心肺不如当年了。”
李世民低声道:“呢,多亏有你照顾父皇。”
王公公看着太上皇抱着与清清有有笑的,心中也是宽慰,其实当年太上皇在宫里的时候身体更不好。
来了骊山之后,身体好转多了,有很多旧病也开始缓和。
“这里确实是个养饶好地方,张公瑾的病情能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