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五十四章 宫里孩子的童年(2/3)

孩子们教完课。

  张阳瞧着她们,“今天想要吃什么?”

  “炸鸡!”

  “葱油鸡!”

  高阳和李治的意见相左。

  李丽质回头看向俩人,“姐夫做什么饭食,我们吃什么,谁也不许挑剔。”

  一群孩子低下头,面对皇姐这般的威信,她们连提意见的勇气都没有了。

  十四岁的李丽质是这群孩子们的主心骨。

  李世民一家这么多孩子们,懂事的就这么几个。

  能够照顾弟弟妹妹的也就只有李丽质了,李承乾是太子在东宫要办许多事。

  李泰更不要说照顾弟弟妹妹们了。

  平时长孙皇后要看着后宫一大堆事情,还要照顾一群皇子公主。

  可见这些孩子们需要一个好好带着她们的人。

  新家准备了专门用来做菜的厨房,这里则是一个灶台,为了遮风蔽雨,也不过在上方搭了一个棚。

  张阳仔细数了数,一共十一个孩子,女孩子居多。

  因为男孩子们多数是宫中的妃子自己养着,就像是蜀王李恪,其他宫女或者婢女所出的孩子,都由长孙皇后带着。

  这么大一个家,要没了自己该怎么办?张阳一声叹息,就像是媳妇说过的,随着孩子们越长越大,往后需要自己操劳的事情有很多。

  王婶拿出一堆玩具,有积木,有木马,还有风车。

  院子里顿时也热闹了起来。

  张阳切着菜,李治端着水盆过来帮忙。

  “晋王殿下,去将你皇爷爷请来一起用饭。”

  “喏。”李治脚步匆匆又离开了。

  这孩子还是和之前在尚书省一样,说话有模有样,中气十足。

  热锅开始做菜的时候,李渊才到院子里。

  他老人家看到孩子们脸上满是笑容,到了这般年纪最幸福的事情便是孩子们绕膝。

  宫中亲情澹薄,也就孩子们在骊山的时候,他老人家才能感受这份亲情。

  皇宫确实不是一个适合养孩子的地方。

  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和同龄人一起玩耍。

  饭菜上桌,张阳对李渊道:“我想把孩子们都留在骊山。”

  李渊看着孙儿们很是喜爱,“二郎不见得会答应你。”

  孩子们吃饭的时候都很安静,这是家里的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张阳给他盛了一碗汤,“太上皇也很清楚,在宫里这种冷冰冰的环境不适合养孩子,孩子们需要有人带着他们。”

  “此事还是要二郎自己考虑。”

  李渊没有正面回答,他用完饭之后便离开了。

  孩子们吃完饭,便一个个在家门口玩耍,有时候还能和村子里的其他孩子玩闹。

  正是童年的好时光,处于童年的孩子们很需要伙伴,等他们长大之后,儿时的玩伴也一起长大了,他们以后也能有几个交心的朋友。

  交了朋友以后还能互帮互助,要让宫里的孩子们从太监与宫女身边离开,这样孩子们才能体会到友情和互帮互助。

  这都是童年阶段最关键的心理状态。

  夫妻俩一起洗着碗快,小熊和婶婶们带着这群孩子们玩闹着,这头熊越来越万能了,特别擅长带孩子与孩子们做游戏。

  李玥小声道:“夫君希望孩子们留下来?”

  “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不能耽误。”

  “皇爷爷说父皇不会轻易答应的,宫里孩子怎么能长时间留在骊山?”

  张阳将碗快洗好,整理好放在柜子上,再给自己泡上,补充着自己有所缺漏的知识。

  上辈子所学的知识现在要重新拿起来多少有些吃力,更不要说诸多细节也想不起来了。

  就像现在骊山正在烧制的铁料,那都是经过反复试验,经历了几次错误,几次失败,这才找到了方向。

  还要考虑下一个技术攻关的方向。

  以现在骊山生产力,用铁匠坊的铸造工艺来修造一些农具绰绰有余。

  骊山铁匠坊最重要的作用便是为骊山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从木制流水线,慢慢换成以铁器为主的流水线,更加地耐用也更加地方便。

  孩子们睡前要将玩具都放入一个木箱子中,然后将院子里打扫干净,这样才能洗漱休息。

  以前在宫里管不着她们,现在在骊山,每日早晚的洗漱都是必要的。

  至少在这里要给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李玥在一旁坐下,她放松着自己的手臂,“女儿越来越黏人了,吃了饭便一直要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