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九十四章 科举名册(2/3)

胖子第一个看中的便是太原。

  “看魏王殿下还带了一个人,那人看着也很机灵,说是去卖东西。”

  张阳皱眉道:“魏王殿下带给你见的人能信任吗?”

  “倒是可以,是魏王府邸长年伺候的侍人,跟随很多年了。”

  俩人安静了半晌,程处默背靠着墙眼前是来来往往的行人,“魏王殿下突然带人来见我,还要我派人照看护送,肯定是有事宜安排。”

  张阳点头,“处默难道不知道原因?”

  程处默用指甲抠着牙缝间的肉,“某怎么会知道?”

  张阳小声道:“魏王殿下是看上了太原王家的一位女子了,这才派人先去踩点,再打算把人绑到长安来。”

  话语落下,程处默愣在原地好一会没讲话,如被雷噼了一般,大声问道:“当真?”

  这老程家是祖传的嗓门大还是怎么滴。

  张阳揉了揉自己的耳朵,感觉他这一嗓门飞出了不少唾沫星子,距离他这么近现在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拉着程处默重新坐下,张阳又道:“你就不能小声点,被人知道了坏了好事小心魏王殿下记恨你。”

  “为何?”

  “因为这胖子小心眼。”

  “不!某是问他为何看上太原的姑娘。”

  张阳深吸一口气目视前方神情庄重,“因为爱情,爱情能够让人无所畏惧,不论天涯海角。”

  “你能说人话吗?”

  “看上了就是看上了,还能怎么样?大家都是这样年纪,正是爱情萌芽,感情最纯最真的年纪,这种事情难道很奇怪吗?”

  程处默不屑一笑,“某就不会。”

  张阳苦恼地扶着额头,“总之千万不要坏了魏王的好事,一定要尽心尽力办好。”

  “我们三个过命的交情,手下的人办不好事,某就亲自跑一趟太原把人绑来,绑到魏王的床上。”

  张阳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嗯,好兄弟。”

  话音落下,程处默又是犹豫了,“一个在长安城,人家在太原这么远怎么看上的?”

  “这你别管。”

  三人当初结识在长安城,从误会到成了朋友一路上挺坎坷的。

  程处默讲义气也仗义,李泰心眼最多最精明。

  要说年纪处默排第二,李泰的年纪最小。

  “处默,你也二十了吧。”

  程处默点头,“正好十九,家里也在为我谈婚事了。”

  “嘶……”张阳倒吸一口凉气,“谁家姑娘这么倒霉?”

  程处默欲言又止,再看张阳的笑容,他摇头一叹拍去衣裳上的尘土便离开了,颇有一种再多说几句就要割袍断义的感觉。

  朋友嘛,不多打击他几下还能叫朋友吗?

  李泰的事情要湖弄过去,也要瞒着程处默,这种事情有风险,程处默知道得越少越安全,知道的人也是越少越能保证此事的正确发展。

  终于李泰的名声,胡诌了一个借口,管他信不信,反正和自己无关了。

  时辰一直到了午时,这才有学子零零散散从考场离开。

  张阳等在门口,看张大安独自一人走来,“可还顺利?”

  大安点头道:“明经一科也不是很难,明日的策论才难。”

  带着他一路走着,张阳又道:“你也不必太紧张,以朝中缺人的情况,眼下大部分的考生应该都能录用,只不过官位大小有区别。”

  “兄长是在专研庄老学说?”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中的书,张阳解释道:“想了解一下。”

  “兄长这卷论衡,此卷过于晦涩难懂,家中有一卷释议论可以用在一起看,才有效果,改日便给兄长送去。”

  “多谢了。”

  看了看天时,张大安又道:“还要回村子向父亲说明,这便回去了。”

  张阳点着头,看着他离开。

  在考场外还有几个文吏,他们负责记录考生的名录。

  要说朝中别的官吏他们可能不认识,在朝中几乎人人都认识这个年轻的礼部尚书,这人脾性古怪,功劳甚多,还是陛下的女婿,最重要的是此人与魏征为伍。

  很受朝中官吏注意,尤其是年轻官吏对张阳的非议更多。

  见人走来,原本两个正准备收拾离开的文吏连忙行礼,“见过张侍郎。”

  “我能否看看这一次的考生名册,我们礼部也有看中的考生,是否也在册。”

  对方不忌讳连忙递上名册,这个张阳又是县侯,还已经入中书省,乃新封中书侍郎,距离三公九卿只有一步之遥,看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