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贾珩:总不能空口白牙……(2/3)
可以说,崇平十五年的夏天,江左之地的洪汛,是大汉朝堂君臣最为关注之事。
随着内监的唤声,崇平帝在含元殿的明堂下的金銮椅上坐下,接受殿中朝臣行礼。
崇平帝语气淡淡说道。下方众臣纷纷拜谢而起。
崇平帝开门见山,面色阴沉似水,说道:
陈汉朝廷哪怕再难也会拨付给南河银两二百万两,如果临时有事还会拨付例项,只求一夕之安,近五年才因为北方久旱不雨,在款项上稍有减少,还为高斌上疏恳求。
而高斌担任河道总督十年,手中过银之数可以想见,不过这个银两数额只是根据河库道、淮扬、淮扬两河务道的估算。
而随着崇平帝此言一出,殿中众臣都是心头一惊。这要是都像泗州一样....
不,还有朝廷大军以及两位朝堂重臣坐镇淮安府。可天灾之力,岂是凡人可以抵挡的?
崇平帝见着下方一众惶惧之色的众臣,以一种淡漠的语气说道:「永宁伯已讯问相关河官堤堰、闸坝之虚实,抽
调在中原平乱的京营兵马,赴淮扬支援另招募了军民协助,并以朕所授天子剑与赵卿,共赴扬州,抽调江北大营兵马支援淮扬等地河堤,两人筹措银两,正在抢修河堤。」
殿中众臣闻言,心头微动,心思稍定下来。
抽调京营兵马,嗯?调动江北大营兵马?还是和赵阁老一起,这.....韩癀眉头微凝,目光深了深,心头细品着贾珩的策略。
崇平帝道:
说着,崇平帝看向下方的众臣,见一时众人无言,冷声道:
此言一出,杨国昌面色微顿,道:
崇平帝道:
银子只怕用来打点了什么人,江南官场还是京里的这些衮衮诸公,否则不至于两京工部、两江总督一个向朝廷报告的都没有。
这时,礼部侍郎庞士朗,道:「圣上,臣以为只怕为其上下打点,以为庇护。
此言一出,韩癀皱了皱眉,瞥了一眼庞士朗。
崇平帝道:
杨国昌道:
这时,刑部侍郎岑维山拱手说道:
崇平沉吟片刻,终究说道。
贾子钰还要整饬河务,委实不宜节外生枝,否则如有牵扯到什么人,反而多生事端,于大局不利。
崇平帝面色冷漠,沉声道。
泗州死了那么多人,以为一死就能一了百了,简直痴心做梦!殿中群臣面色一肃,拱手应是。
随着崇平帝对南河河道衙门的一应处置落幕,而贾珩在南河坐镇后的策略,也随着群臣散朝之后的议论消息,抚平着神京一些人躁动的人心。
有永宁伯坐镇南河,想来纵有险工,也是无虞,先前河南的河堤还是刚修的,现在不是还没有什么事儿?
可以说,崇平帝召见群臣议事,原也有安抚人心之意,否则神京目光都在关注着淮扬之地,担心万一普遍决堤,又当如何?淮安府,清江浦
已是夜幕降临,贾珩沐浴更衣,准备前往书房查看文牍,忽而听到书吏来报,两江总督沈邡携江左布政使,以及内阁大学士赵默前来官厅议事。
贾珩放下手中的书册,抬眸之间,几案上的烛火映照在目光中,见着一丝思索,对刘积贤说道:
此刻,官厅中灯火通明,赵默已先一步与沈邡见过,两人早年都在江南为官,又分属浙党,交情匪浅,此刻连同江左布政使徐,坐在小几两侧的梨花木椅子上品茗叙话,不远处的翰林侍讲学士徐开在一旁作陪。
随着书吏所言,贾珩从帘后进入官厅,笑了笑,拱手道:
沈邡也起得身来,朝着贾珩
还了一礼,拱手道:
说来,这是沈邡第一次见着贾珩,打量了下,心头不敢轻视,与之寒暄几句。
赵默道:
因为协调府县是赵默的职权,故而有此一问。
贾珩道:
这是赵默在暗戳戳说自己不和他打招呼。
赵默道:
贾珩面色顿了顿,心底有些古怪。
好吧,这是见自己没有带他,担心分润了功劳,淡化了存在感。
这时,两江总督沈邡忽而开口说道:
贾珩道:
说着,对一旁的刘积贤吩咐道:
刘积贤应命一声,拱手而去,吩咐着锦衣府卫查问去了。
贾珩转而看向沈邡,道:
这就是贾珩先前以迅雷之势对河道衙门官员进行扫荡,随着这些时间过去,相关河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