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陈然:号令诸军,撤出关城……(3/4)

,就是我为朝廷兵马准备的葬身之地!”

  这会儿,一个将校闻言,抱拳称是。

  ……

  ……

  就在高铖调兵遣将之时,葭萌关同样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一日,京营和蜀军并未攻打关城,但却酝酿着一波雷霆般的攻势。

  魏王陈然和陈渊正在关城之上,眺望着远处正在攻城的汉军将校,面上皆是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忧之色。

  随着这段时间汉军的持续炮轰,关城的城墙断裂几处,似乎摇摇欲坠,随时坍塌。

  “情况似乎不太妙。”魏王陈然皱了皱眉,目光咄咄而闪,担忧说道。

  陈渊凝了凝明眸,摇了摇头,说道:“葭萌关只怕守不住了,不能在此虚耗光阴。”

  陈然道:“堂兄的意思是?”

  陈渊道:“既然消耗朝廷京营兵马的目的已经达到,再继续在此虚耗光阴,也没有多少意义,不如派兵弃了关城,退守剑门关,再与京营兵马决战。”

  陈然闻言,面上现出思索之色,低声说道:“此策倒也可行,只是需得和高高二公子商议一下。”

  高渤虽然在葭萌关,是转运粮秣的军需官角色,但其实是监军,在某种意义上算是高家的意志延伸。

  陈渊点了点头,道:“回关衙商议。”

  而后,陈然与陈渊一同出了关城。

  关城衙堂,前厅――

  高渤正在和陈炜商议着最近从后方成都府转送而来的粮秣,核对着账簿。

  陈炜眉头紧皱,说道:“粮秣最近消耗不少。”

  高渤点了点头,说道:“这一打仗,人喂马嚼,粮秣消耗的快,不过葭萌关还有三个月的粮食,汉军绝对撑不过三个月。”

  陈炜冷声道:“顿兵坚城之下,布的寸进,士气低落,那时候就是我军出关城反击的机会。”

  高渤叹了一口气,朗声道:“反击不好说,只要让朝廷的兵马阻却在关城之外,已是一桩胜事。”

  就在这时,正在外值守宅邸的亲卫,快步进入厅堂之中,清声道:“高二公子,赵王和魏王两位殿下来了。”

  说话之间,赵王和魏王从外间进入厅堂,面上神色凝重不已。

  高渤迎将上去,问道:“两位殿下,城池守御情况怎么样?”

  陈渊摇了摇头,说道:“高二公子,这葭萌关守不住了。”

  高渤:“……”

  “赵王何出此言?”高渤压下心头的狐疑,问道。

  陈渊脸色不大好看,说道:“关城这段时日被京营汉军炮轰之后,已经坑坑洼洼,摇摇欲坠,似乎一炮轰打过去,就会轰然倒塌。”

  高渤皱了皱眉,说道:“可否对城墙予以修补?”

  “两军对阵,激战正酣,如何才能修补?”魏王陈然在一旁接过话头儿,说道。

  高渤面色诧异了下,问道:“那以赵王的意思是?”

  “弃关城而走,返回剑门关。”陈渊清声说着,解释说道:“原本我们这一路兵马,就为了阻碍、迟滞京营兵马,如今任务已经完成,当保存兵力,及时返回剑门关,再对朝廷的兵马进行迟滞消耗。”

  高渤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如此一说,倒也是正理。”

  本来,蜀军就是在以蜀道之艰险,来不停迟滞,消耗汉军的有生力量,来打一场防守反击之战。

  陈然接过话头儿,说道:“那择日不如今日,号令诸军,收拾军需、辎重,撤出关城。”

  高渤摇了摇头,说道:“太过仓促了,而且关城内的一些粮秣,也当燃之一空,不给朝廷京营兵马利用的契机。”

  “不好办,一旦关城起了浓烟,城外的京营兵马也就知道我们军兵要逃,定然会猛工城池,我们想要全军返回剑门关,却是不大可能了。”陈然在一旁出着主意说道。

  陈渊道:“那今日让诸军准备,明日就撤离关城,返回剑门关。”

  众人皆是点头称是,算是达成了统一意见。

  葭萌关已经残破,不足为守,两万余蜀军一并退至剑门关,继续阻碍、消耗朝廷京营兵马的攻势。

  而就在几人计议不停之时,却听得“咚咚”的战鼓声次第响起,震耳欲聋,让人热血沸腾。

  汉军再次攻城了!

  魏王陈然面上微变,看向一旁的陈渊,道:“现在是抵挡住京营的这一波攻势。”

  陈渊眉头紧皱,说道:“只怕未必挡得住了。”

  先前,陈渊在查看城墙设施之时,就已经发生关城在经过炸药的数次爆破之后,很难撑得住下一次爆破。

  陈然道:“那……”

  “准备撤军。”陈渊面色凝重,声音低沉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