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贾珩:传令下去,全军缟素,遥寄哀思!(1/4)

  兖州府城

  放眼望去,几是一片汪洋泽国,目之所及,四面八方都是内着红色号服,外罩黑甲的汉军手持刀枪,在木筏、舟上向叛军和白莲教匪剿捕。

  这边儿,李延庆与康鸿战在一起,掌中长刀砍杀而下,刀势凌厉无双,无坚不摧。

  “铛铛!!!”

  康鸿冷哼一声,掌中一把丈许镔铁长刀挥舞如风,在李延庆的迅猛进攻下,依然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另一边儿,穆胜也擎枪凑近而来,掌中那根亮银长枪犹如蛟龙出水,摇首摆尾地向着李延庆浑身要害之处刺去。

  李延庆心头一惊,面对刀兵加身的困境,几是疲于招架。

  没有多久,在穆胜以及康鸿的夹攻下,李延庆所在的船只已然被团团围住,在水面上大恒。

  周围的亲兵也逐渐在惨叫声中栽倒在河面上,不大一会儿,就冒起一团血污。

  李延庆忽而一个不留意,就觉腹部一疼,抬眸看去,脸上渐渐现出痛苦之色,目中似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而“噗呲”一声,长枪离腹部而走,鲜血汩汩而淌。

  就在这时,忽见匹练如月花的刀光自一旁劈砍而下,李延庆就觉寒意笼罩而来,心神打了一个突儿,砰砰加速,旋即意识陷入无尽黑暗之郑

  康鸿看向已死的李延庆,感慨道:“此裙是一员猛将,可惜了!”

  穆胜面上煞气腾腾,冷声道:“裹挟白莲教匪,试图与朝廷为敌,死不足惜!”

  另一边儿,陈渊则因为不起眼,在一早儿脱离了追杀的将校,一路向着北方的地势高处逃亡,没有多久,就在一众白莲教众的护卫下,逃进了密林之郑

  密林之中

  陈渊身旁的裴长老面色不大好看,道:“公子,全完了。”

  白莲教经过一场洪水以后,起码损失了八成,还有一些只能是潜入地下。

  陈渊剑眉之下,眸光冷闪几下,面容上似乎也有些悲怆,低声道:“山东已不能留了,我们召集人手,前去京城。”

  不管如何,只要神京城中大事可成,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而此时此刻的兖州府,俨然成了汉军的猎杀场。

  在城中的四万余的卫所叛军并白莲教匪,在洪水中溺死者不计其数,而后在登莱水师的追杀下,更是多数弃械在地,跪地请降。

  一场战事,因为水淹而攻,自清晨一直到午后时分,才渐渐进入扫尾之势。

  而整个兖州府城已经成为一片汪洋泽国。

  贾珩则在军卒的簇拥下,快步来到城门楼上,正在接受诸方将校的奏报情况。

  忠靖侯史鼎快步近前,面色谨肃,抱拳道:“节帅,城中贼寇皆已成擒,尽皆一空。”

  方才这位武侯可谓是心头愤恨,不知厮杀了多少。

  贾珩面色微定,沉声道:“史侯派兵马在城中打扫战场,对于城中百姓,应救当救。”

  兖州府一破,这场叛乱就只余一点儿尾声,差不多也就可以结束了。

  另一边儿,穆胜也近前,道:“匪首李延庆已经被斩。”

  “史侯和穆王爷可曾见过陈渊?”贾珩又问道。

  穆胜讶异,与一旁的史鼎面面相觑,道:“陈渊?”

  贾珩道:“就是前赵王之子陈渊,此人先前也随豪格一同登舟逃亡,如今现在何处?”

  方才他只顾着擒拿豪格,倒是没有顾及到陈渊。

  穆胜道:“末将并未见到其人。”

  史鼎也摇了摇头,而后过来的康鸿闻听贾珩询问,同样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贾珩眉头皱了皱,沉声道:“那就是让陈渊逃了。”

  想了想,道:“穆王爷,你率兵在此打扫残局,康提督派人追剿残敌,其他人随我回营寨议事。”

  而他等会儿,也要领兵回神京一趟。

  锦衣都督不是神仙,不可能掐指一算,就能将别人苦心经营多年的阴谋摸得一清二楚,连每个细节都洞察到位。

  事实上,哪怕锦衣府头一个知道这等阴谋,那也不该是远在山东的他先知晓的,而是耳目遍布神京,统御神京局势的崇平帝最先知道!

  能在事前隐隐觉得不对,觉得是调虎离山之计,派遣谢再义以及贾家将防备,已是极限。

  而后,贾珩离了被洪水淹没的府城,来到中军大营。

  中军营帐内——

  军士开始埋锅造饭,饭材香气已经飘荡在空气中,军帐上挂起了马灯,此刻大雨已停,空气中都是草木以及泥土的腥气。

  贾珩进入军帐,着经历司经历拟好报捷的军报,以六百里加急报送神京,而后唤来了锦衣府卫李述,吩咐道:“召集亲卫,今晚奔赴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