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1962章 挺脖子(2/3)

>

  太子就是太子,太子预备的万寿节礼也不会随着大阿哥那边的例。

  等到礼单打开,康熙快速看了一遍。

  太子的礼十八件。

  太子妃的礼八件。

  太子长子寿礼六件,太子次子寿礼四件,太子长女寿礼六件。

  毓庆宫如今是两位皇孙,是二阿哥与三阿哥;一位皇孙格格,是三格格。

  如今却是提“太子长子、太子次子、太子长女”,也不算错。

  这是要重新序齿。

  三格格还罢了,上头两个姐姐都是幼殇,不序齿也不算什么。

  可是毓庆宫大阿哥阿克墩殇的时候,已经十来岁。

  康熙的视线,落在“太子长子”四个字上,只觉得碍眼。

  这占的不单单是太子长子的身份,实际上是想要告诉旁人,这是皇长孙。

  从年岁上来说,弘皙确实是诸皇孙中年纪最大的,又是出身毓庆宫,比其他皇孙金贵。

  可实际上,弘皙生母是有罪之人,也被自己驱逐出上书房。

  明知自己不喜欢这个孩子,太子依旧是为儿子张目。

  同样是慈心,大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九阿哥的小算计,自己能不计较;太子这里的算计,却是让他觉得愤怒。

  太子心中,对他这个汗阿玛没有敬畏。

  等到看清楚礼单内容,康熙嘴角挑了挑。

  鼻烟、沉香、莲头香,这是两广总督与两广巡抚的年贡。

  天马皮、清白肷皮这是山西巡抚的贡品。

  元狐皮、海龙皮这是陕西巡抚的贡品。

  麝香、茯苓、藏红花这是四川总督的贡品。

  江山万代漳绒褂料、洪福齐天漳绒褂料这是福州将军的贡品。

  ……

  倒还真是“借花献佛”。

  太子说这些东西,多是康熙赏赐,实际上并不是。

  外地督抚的年贡,早年是一份,就是乾清宫。

  后头成了两份,还有一份送毓庆宫。

  这是康熙早年安排的。

  饶是如此,康熙还怕太子不够用,御前的这份贡品也是让毓庆宫取用。

  早先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康熙拿着礼单,怒极而笑。

  知子莫若父。

  康熙晓得,太子是故意的。

  太子就是要让自己晓得,不仅江南士林尊崇太子,各地的督抚大员也尊崇太子。

  “好,好,都是好东西,太子有心了……”

  康熙合上礼单,望向太子。

  太子看着康熙,眼角余光看到旁边空着的座位。

  什么时候开始,他在御前连座位都没有了?

  他还能如何呢?

  他是太子。

  生在中宫嫡后的肚子里,两岁被立为太子,尊贵了小三十年。

  这份尊荣,是皇父给的,也是礼法规矩给的。

  他没有退路。

  看着太子不避不闪的模样,康熙反而移开了眼,看了眼大阿哥与三阿哥。

  大阿哥正走神,魂游天外的模样。

  三阿哥则是看着地上陈列的毓庆宫寿礼,脸上说不出是喜还是恼。

  康熙吐了口气,摆手道:“行了,礼也收了,都跪安吧!”

  众人应着,从乾清宫退了出来。

  庄亲王还在为皇家的子孙繁茂心酸,安郡王却是看着太子的背影。

  太子的寿礼没有预备金器。

  皇上没有留毓庆宫的寿礼。

  按照皇上之前的行事,皇子们的寿礼,最多留了四件,那毓庆宫这里,应该是只多不少。

  这是给太子的体面。

  结果,一件也没留。

  安郡王垂下眼。

  果然,史书上说的都是真的。

  皇家父老子壮,皇上跟太子总要对上。

  大阿哥也看着太子的背影。

  太子的后背挺得更直了,领头走在诸人之前,没有跟大家说话的意思。

  即便是两位宗室王爷,也没有入太子的眼。

  自己看太子像个笑话,旁人看自己呢?

  大阿哥有些恍惚。

  三阿哥则是眼睛乱转,想着毓庆宫的寿礼,暗暗窃喜。

  那份寿礼,指定不是太子妃预备的。

  否则,不会这样不周全。

  啧啧……

  这件数多了,可都不是什么稀罕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