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加恩(2/3)

着除了巡河,还要南下,道:“汗阿玛,这回在苏州驻跸几日?”

  康熙道:“一日。”

  打算两个月折返,那路上也没有逗留的时间。

  九阿哥道:“那到时候您要不要去东山岛看看?儿子的橘园很成样子了。”

  康熙听了,不由心中一动,道:“那个珍珠……”

  九阿哥点头道:“珠场也在东山,不过要先养河蚌跟蚌苗,珍珠最快也要四十五年才能见着影儿了……”

  宜妃在旁,听着不解道:“这珍珠还能养,竟不是天生天养?”

  九阿哥就将前人笔记上提及的“种珠三寒暑”说了一遍。

  宜妃听着,仔细看了九阿哥一眼,对康熙道:“这说起闲书,头头是道,上学的时候但凡有这个劲儿,也不用皇上跟着他操心。”

  康熙轻哼道:“不务正业,就爱琢磨这些旁门左道。”

  九阿哥不服气道:“士农工商四民也,国之石民也,商道怎么会是左道?”

  康熙摇头道:“农为本,工贾为末,如何能一样?”

  九阿哥道:“农为本,可是研究良种跟改良农具的学问,都是闲书上的……”

  康熙:“……”

  眼见着父子两个要对上,宜妃忙道:“皇上,眼见着中午,要不要留九阿哥在园子里用膳,要留的话,得叫膳房那边预备……”

  康熙道:“让他跟着对付一口就罢了,不用费心预备。”

  九阿哥在旁听了,面上多了几分幽怨,道:“娘娘,您这什么意思?汗阿玛不留儿子午膳,您就要麻溜让儿子滚蛋是吧?您就不能留留……”

  说到这里,他又望向康熙道:“汗阿玛也真是的,这到了畅春园,对付一口干什么,怎么能不上鱼虾蛤蜊?”

  康熙白了他一眼,道:“非时不吃的道理都不懂,朕看你像蛤蜊!”

  九阿哥:“……”

  中午确实没有蛤蜊。

  园子里的湖还没有完全化冻,康熙与宜妃也不会糟蹋人,非要奴才这个时候下水挖蛤蜊。

  就是寻常的酸菜白肉锅子,还有几道碗菜、几道碟菜。

  九阿哥确实饿了。

  一上午,又是劳神、又是劳身。

  九阿哥比平时吃的香,也没有嘴欠的挑挑拣拣。

  连带着宜妃跟康熙都跟着多吃几口……

  吃了午膳,康熙回了清溪书屋,九阿哥也出了畅春园。

  来的时候马就没有跑起来,回去的时候,速度更慢。

  九阿哥后知后觉,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坐骑,跟身边的春林道:“回头将爷的坐骑都好好检查检查,马掌该换的换,马鞍该配的配,好好拾掇拾掇……”

  这要赶路的话,怕是路上也少不得要骑马了。

  春林应了……

  讨源书屋中,太子放下了碗。

  桌子八碟八碗,鸡鸭鱼肉俱全,他却没怎么动筷子。

  就着八宝酱菜,吃了半碗茶泡饭。

  等到有人来禀告,说是皇上去了回春墅,还传了九阿哥,太子神色木然。

  又来了,又来了。

  倒是不让人意外。

  这放出荣嫔,三阿哥的份量重了,就要在宜妃那边找补。

  五阿哥叫太后养废了,抬举不起来,就要开始抬举老九。

  “呵呵……”

  太子忍不住笑了。

  汗阿玛还挺忙乎。

  只是他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疏忽了?

  将九阿哥抬举起来,五阿哥乐意,五阿哥府的上下僚属人口乐意?

  太后乐意?

  这是爱重宜妃,爱屋及乌,还是因宜妃儿子多,小十八也快要去上书房,故意要搅合几位同母皇子的关系?

  太子晓得,自己不应该将皇父想的这么坏。

  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往这个方面想。

  舒舒是当家主母,宫里来人传了九阿哥过去,这消息也有人递到白果耳朵里。

  白果立时进来,悄悄禀了。

  这夫妻做久了,两人的想法也互相影响。

  舒舒第一时间,也想到了宜妃身上,不免担心。

  但到底隔了一层,跟直接担心九阿哥不一样。

  外加上晓得宜妃是个长寿的,差点熬走雍正,这回就算有什么急症,应该也是虚惊一场。

  舒舒的担心就少了大半。

  九阿哥回来,就直接来了后院。

  自己正月十六要出远门,福晋要是坐四十二天月子,要到二月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