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世界大战 (八)(2/3)

给线被打通,海量的补给物资从高昌等地运送过来,整个安西四镇的危机算是彻底被解除。

  遭受重创的吐蕃人,已然是没有力量再发动一场类似规模的大型攻势。

  消息迅速传递到了长安城,李二命人将安西大胜的消息传出去,顿时就是全城欢腾。

  相关的奖赏也是决定的很快,此战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李云泽,被直接提升为开国县公,以后就是蓝田县公了。

  本已是国公的程咬金,因为在大小勃律没能打赢,还需要人去救援,李二给他评了个功过相抵,不过却是奖赏了成功坚守了疏勒的程处默。

  除此之外,其余众多将士多有奖赏赐爵,这其中被李云泽推荐为诸功第一的薛仁贵,一跃从新兵被提升到了校尉,并且赐爵平阳县伯。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也极大的提升了唐军将士们

  建功立业的雄心。

  安西四镇这里打开了局面,李二也是长舒了口气。

  随后他就接到了李云泽,程咬金等人的联名电报,说是要北上去帮助苏定方。

  李二考虑之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此时天山以北的战况同样极为激烈,苏定方手中的实力远超南线,可他的对手实力同样也是更强。

  西突厥,薛延陀,回纥等部拼死攻击,将其拖在了尹犁河谷之中。

  昭武九姓突骑施与各地杂胡,死死围困住了碎叶,并且切断了北庭各处的补给线。

  通过与苏定方进行的电报联络得知,他的补给已然接近用罄,现在已然是要到了打劫各处部落维持的程度。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

  即便如此,李云泽也没急着出兵去增援,而是慢吞吞的等待着从后方送来的海量补给物资抵达,这才动身北上,通过图鲁蔼尔特山口越过天山抵达天山以北。

  这也是为何疏勒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

  东边是去龟兹等地,扼守瀚海西缘。

  西边是乌放别里山口,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南边是葱岭,卡着高原冲下来的咽喉之处。

  北边就是图鲁蔼尔特山口,过了这里就能直接抵达天山以北。

  疏勒的地理位置是如此的重要,李云泽干脆建议李二,将安西都护府给设置在这里。

  越过山口来到天山以北,直面的第一个敌人就是葛逻禄部。

  李云泽对于葛逻禄的了解,最深刻的就是历史上百年之后的怛罗斯之战。

  当时正是因为葛逻禄部的果断背叛,直接导致高仙芝的战败。

  而怛罗斯之战,也是大唐与白衣大食多次战争之中,大唐安西军唯一的一次战败。

  哪怕仅仅只是为了这件事情,李云泽也不会放过他们。

  游牧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战术,就是骑兵袭扰,葛逻禄部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利用轻骑兵的速度优势不断袭扰,抓住机会就咬上一口,没机会就来捣乱不让唐军顺利行军安营住宿。

  这种战术对付宋明时期的军队有效,因为他们缺乏骑兵。

  但是对于强汉盛唐来说,这就是在找死了。

  因为汉唐时期,中土拥有着世界范围内最为强大的骑兵军团。

  李云泽为大唐提供的优秀战马,也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强大的作用。

  有着超强适应能力的顿河马,无论是在天山南北还是在高原上,都能坚持作战。

  而且他们有着超快的速度,哪怕披甲的时候也能与葛逻禄部的轻骑兵不相上下。

  最重要的是,顿河马有着绝佳的耐力。

  它们甚至能够连续奔跑近十个时辰的时间,跑出数百里地去!

  而且唐军的马匹数量众多,标配就是一人双马,持续追击的能力更强。

  葛逻禄部试图用袭扰来拖住唐军,结果却是被唐军铁骑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唐军基本以队为战术单位,轰轰隆隆的进行追击。

  葛逻禄部若是想要集中兵力围攻,唐军就会点燃冲天炮召唤附近的援军来增援。

  冲天炮就是类似于二踢脚的烟花,添加了特殊化学物质后,在空旷的天空之中炸裂会形成巨大而又醒目的形状,提醒附近方圆百里之内的友军。

  十余天的骑兵鏖战之后,最终以葛逻禄部的老营被唐军找到,随即数千精锐唐军铁骑在薛仁贵的带领下,直接端掉了葛逻禄部的老营。

  以骑兵为主的游牧部落,在战术上的机动能力的确是很强。

  可实际上在战略移动能力上,却是远远不如中土王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