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1919 我是来见证历史的(2/3)

了下,王浩听了不由咋舌。

  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村里人会这样做。

  要是搁在四九城,听说有这么好的粮食种子,爱护还来不及呢?

  “都是被人给蒙蔽了,所以说,教育还得继续,否则好坏都不知道,容易做蠢事,做坏事!”

  “说的对!”

  王浩赞同一声,想起杨小涛在工厂里强制他们背书的事情,对杨小涛的高瞻远属更加佩服。

  要是不背书,他们搞不好也会成为“帮凶”。

  “对了,我听杨总说了很多,什么杂交水稻的,这玩意跟杂交玉米一样吗?”

  “你说能提高多少产量?”

  王浩问着,这些年他也去过西北,见过杂交玉米的情况,也明白,杂交玉米的出现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起码交完公余粮后,周围村子里的人一年下来不用吃野菜挨饿了!

  就是不清楚这杂交水稻能不能跟杂交玉米一样。

  郝平川对王浩的问题有些麻爪,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那啥,你们那杂交玉米提高多少产量?你知道?”

  “嘿,这个我还真知道。这两年我跟着杨总去了几次西北,杨家村那里也去了好几次。”

  “这普通玉米吧,棒子小,颗粒小,上好的地也就亩产三百五六十斤,一般的土地三百斤左右!”

  “这杨村一号,就是普通的土地也有六七百斤,好一点的能有上千斤!”

  王浩说完,郝平川手指活动着,心头震颤。

  上次在沪上保护杨小涛的时候他还没觉得啥,可现在听王浩这么一说,他才明白杨小涛做的事有多重要。

  亩产提高两三倍吧。

  这相当于平白将国家粮食提高两三倍啊。

  这样来算,一家的粮食原本吃半年的,现在一年下来还有剩余,还能多养个孩子。

  从那困苦年代走出来的他,自然清楚吃不饱的感觉,也见过兄弟姐妹饿死的惨状!

  “所以这杂交水稻,哪怕只有一倍的提升,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咱们就得看好它,就得护好他!”

  郝平川突然开口说着不搭边的话,王浩却是领会个中意思。

  这好东西,就跟机械厂的机床一样,谁

  吉普车在曲折的道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也多亏这些车子平时保养的不错,关键时候没有掉链子。

  期间遇到了三处关卡,都是检查来往的人。

  显然,针对实验田周围刻意增加了防护力量。

  下午两点的时候,车子来到了镇上。

  刚下车,杨小涛就看到不远处走过来的两人。

  不是袁老师跟余华还是谁。

  杨小涛跳下车,迎头走上去。

  “袁老哥!”

  “杨兄弟!”

  两人见面很是欢喜,“我代表研究组的同志们,欢迎你来啊!”

  杨小涛拍着袁老师胳膊,“我来啊,其他的忙帮不上,纯粹是来见证历史的。”

  “但是您老哥,又黑了啊!”

  杨小涛看着到自己肩膀头的袁老师不由的开口打趣着。

  袁老师笑得开心,“黑了点好,哪有农民不黑的!”

  然后看着小波几人,“不黑才不正常嘞!”

  说话间,小波跟王浩看他一副宽松白大褂,挽起的裤腿下,小腿肚子上还粘着泥土,背后挂着一个斗笠,绳子套在脖子上,活脱脱的乡下老农。

  郝平川见过袁老师,对这副模样不奇怪。

  两人看到这却是震撼,这样子不像是研究员啊。

  最起码,也得跟杨小涛这样子,身上有点书卷气吧!

  两人见袁老师看过来,忙笑着点头。

  甭管别的,这是杨总看重的人,袁老哥都叫上了,这可是管志勇、孙国他们没有的待遇!

  杨小涛又看向余华。

  “杨老师!”

  “好,身体恢复的不错啊,听说你跟安然快有孩子了?”

  “可以啊,把学姐搞到手了,厉害!”

  “对了,结婚后,她没欺负你吧!”

  余华还是一副老实模样,面对杨小涛的打趣嘿嘿笑着。

  “还好吧,安然学姐,还是很温柔的!”

  这话说完,袁老师倒是先笑起来。

  自己的学生自己清楚。

  安然那丫头,完全是男孩性子。

  余华却是个老实宝宝。

  有时候真希望他们俩性子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