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1454 差距还很大(2/3)

不是一个人,一个团体,或者说一个行业做出改变就能完成的。

  甚至需要整个国家大环境下做出的改变,才能推动发展生产。

  而且,这种改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阻力可能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敌人的,也有…

  机械厂能够保持清醒,不骄傲不自满,这让他省了不少心。

  陈老收回心思,无论如何,第一步已经踏出去了,接下来就看他们的了。

  “你觉得,你刚才说的这些,要如何改进?”

  陈老问得郑重。

  老道习惯性的捋了下胡子,“这个,我不太清楚,但我听杨总,咳咳,就是杨小涛同志说起过。”

  “想要提升,就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要有更好的机器。”

  闻言,陈老看向身旁的几个大佬,笑道,“看看,同志们很清醒嘛,知道症结在哪?”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

  “机器,更好的机器,这才是个中关键。”

  “先前国家已经有计划的下发研发新型机床的任务,这段时间,咋样了?你们说说。”

  黄老章老几个人闻言都是苦笑,七机部的王老更是抿着嘴,一言不发。

  他们不是没有落实上面的任务,甚至都给下面重要的厂子下了任务。

  但结果嘛。

  不少大厂子都失败了。

  就是大家最薄期望的红星机械厂,听说也折戟沉沙了。

  剩下的更不敢轻易尝试了。

  要知道,这耗费的可都是人力物力啊。

  一个个都等着‘个高’的先上,这样就能捡现成的了。

  要知道,这种心思不止下面的人有,就这主席台上的,也有不少。

  “首长,我们已经着手研究高精度的机床。”

  见没人开口,黄老只能赶鸭子上架,看了眼一旁的夏老,然后开口说道,“只是仓促之间,还没有完全掌握。”

  “不过,我们下面的技术人员,已经初步掌握了研究方向,相信很快就能做出成绩。”

  黄老说的含糊,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因为他也不清楚做到哪一步了。

  不过他却是清楚,先前红星机械厂的研究,杨小涛并没有参与,这让他心里多了一份期待。

  “好,机械制造,关乎工业的基础建设。”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要是打不好,是走不长远的!”

  “你们要加把劲了。”

  陈老也了解国内情况,知道有些事急不得,却又不得不催促着。

  黄老几人连忙点头称是。

  末尾处的老道放下手上的胡子,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将杨小涛后面的那句说出来。

  最后犹豫再三,还是闭上了嘴。

  那什么原材料的事,自己要是说了,不是给自己找难题嘛。

  无量天尊。

  不能说,不可说也。

  老道说完了,陈老又给了刘怀民杨佑宁几人机会,刘怀民只是简述了机械厂钢铁厂的基本情况,杨佑宁则是表示完成任务的决心。

  就连管志勇也被点名说了两句,让他心里特别的提气。

  会议结束,陈老带人离开,钢铁厂剩下的,就只有黄老、秦老、章老和王老四人。

  接下来,就是扯皮了。

  毕竟,这东西可是他们搞出来的,剩下的人想要,要么等冶金局那里搞出来,要么就拿钢铁来换。

  当然,就是换的话,也是他们四个先来。

  这样的好东西,他们能让出去?

  才怪呢!

  几人一阵扯皮,虽然产量不多,但价值不小。

  尤其是三机部和七机部,一些特殊部门对此需求可是很多的。

  “老黄,你们可得赶紧搞出机床,把产量提升上去啊!”

  临走前,七机部的老王一副认真模样。

  黄老却是冷哼一声,“你们七机部怎么不赶紧的?就知道捡现成的!”

  “唉,那也得有现成的捡才行啊!”

  “滚,你倒还怪起我们了!”

  “谁让你们厉害呢?要不,把人调我们呢?老钱可是早就惦记着了!”

  “去去去,再说这个,以后没得谈了啊!”

  另一边,夏老跟徐远山走在钢铁厂中。

  “我们打算成立一家医药产业。”

  “专门生产梅花清热解毒液。”

  夏老踩着泥泞的石板,冰凉的风不时锤在脸上。

  徐远山听了却是皱起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