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五百七十七节 汉匈必有一战!(1/4)

  五月的长安,有些闷热。

  长期居住在草原上的且居且雕难对长安的夏天很不适应。

  他想尽快离开这跟火炉一样的汉朝,回到北方凉爽的草原上。

  但与汉朝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汉朝人固执的要求匈奴人至少要交出带队攻击汉朝村庄的那个左骨都侯,否则边境上的互市贸易,就要断绝。

  但这是匈奴完全不可能接受的条件。

  只是,断绝互市,对匈奴来说,也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匈奴的金属冶炼水平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

  别的什么东西,还可以无所谓。

  像箭镞和弓,匈奴人可以用动物的筋骨来制作。

  有没有金属,无所谓。

  但是……

  祭祀天地神明所需要的祭器。

  全世界,也就只有汉朝能生产和供应。

  而匈奴每年的祭祀活动非常多。

  除了王庭组织的龙城大会以及碲林大会外,其他部族,也有着各自的祭祀活动。

  像休屠部族,每年都要向天神与祖先供奉十尊青铜的金人。

  庞大的需求,导致了匈奴各部族,实际上都非常依赖从汉朝获取的各种金属。

  在从前,匈奴人是用抢,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

  五年前,右贤王入侵汉朝,就抢掠回了数万斤的各种青铜制品。

  而当汉朝强盛起来后,靠抢,已经无法达到目的了。

  在二十年前开始,每抢一次汉朝。匈奴人都要付出上千乃至于数千位勇士的生命。

  而匈奴的人口太少了。

  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消耗。

  所以,才会转向去西边。

  且居且雕难这半个月在长安,光是跟汉朝的大臣扯皮,就已经扯了七八次了。

  扯得他都有些筋疲力尽,苦不堪言了。

  若不是身负单于的使命。要是完不成任务,回去下场就要无比凄惨,这会,他已经拂袖而去了。

  这让且居且雕难有些怀念中行说。

  最起码,中行说在单于庭的时候,与汉朝打交道。从来不需要这样费劲。

  熟悉和了解汉朝人行为和思维方式的中行说总能想到办法,让汉朝乖乖妥协。

  “好在,也不是没有好事……”且居且雕难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略有些得意。

  此番出使,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大匈奴嫁给汉朝皇帝的阏氏,目前已经怀孕。

  这无疑是本次出使最大的成果。

  王庭的贵族们,早就盼望着阏氏怀孕了。

  别的不说,未来的汉朝皇帝,有可能是有匈奴血统的人,仅仅是这个事实,就足够让整个王庭弹冠相庆。

  只是,阏氏怀孕后。立刻就受到了汉朝的严密保护。

  别说联络了。

  且居且雕难在汉朝这么久,也就只是在呈递国书的当日,远远的拜见了一次。已经是汉朝皇妃的北海阏氏。

  虽然说,没法子联系上北海阏氏,但是,且居且雕难,还是迅速的将这个喜讯,通过使团的渠道。传递回王庭。

  回到匈奴后,且居且雕难觉得。自己肯定能因此获得单于的嘉奖。

  想着此事,且居且雕难就有些眉飞色舞。心情也好了起来。

  “听说汉人,今年又要搞考举?”且居且雕难问着使团中随行的几位前汉朝人。

  “是的……”这些使团里的前汉人,此刻的脸色,都有些尴尬。

  现在,在匈奴的汉人,主要是两部分。

  一部分是在过去六十年的历次战争中,被匈奴俘虏或者投降甚至是主动投降的汉人士族和贵族。

  另外一部分,则是一些在中国郁郁不得志,或者犯法,走逃无路,索性投了匈奴的士族和官员。

  这些人中,有些是双面间谍,甚至是三面间谍,脚踩n条船,两边甚至三边押注的聪明人。

  但大多数的人,就没有这么好命了。

  对他们来说,逃亡匈奴后,就等于从此要给匈奴人卖命。

  根本没有回归的选项。

  死忠派倒是没什么,但那些墙头草,现在就尴尬了。

  尤其是那些因为觉得自己满腹才华,但朝廷就是不给自己机会的家伙。

  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

  考举兴起后,代表汉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只要你有才华,就一定能出人头地。

  虽然现在,考举出来的士子,只能做个两百石或者四百石的小吏。

  但可以预见,未来汉室的重臣和封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