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五百四十五节 血流成河(1)(1/5)

  譬如法律规定,女子十六不嫁人,就要五倍加征算赋,十八岁还不嫁,那就官府来指亲,强制分配。

  张汤点点头:“有劳宁兄了!”

  政绩如此硬扎,又有天子力挺,谁都说不出话来。

  仅仅是去年一年,暴氏在南阳郡就打死、打伤了十几个百姓。

  这等于告诉张汤,这南阳郡至少有一半的百姓,已经成为了他人的佃农甚至是奴仆。

  其他的,概不关心。

  换句话说,光有诏书,没有虎符,就算是皇帝站在军营里,大头兵们也是不敢动一分一毫。

  但仅仅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事情,让张汤看了,心中都是忍不住杀意沸腾。

  “在计田地约十余万顷……”又是一组数据闪过,张汤的眉头开始皱起来。

  现在的荥阳,与往常一样的安静。

  “劳烦宁兄,转告羽林卫的吕都尉,吾将令一下,务必要立刻控制住场面,这今日来的列侯、士绅都是不少。不可惊扰到他们,更不可给暴氏狗急跳墙的机会!”

  无非就是人家的借口和理由,相对能被人接受一些。

  还有什么比县令的口供,更加确凿的证据?

  这让张汤在头疼之余,也恼怒不已。

  荥阳,汉军大营。

  但要调动它,需要一个确凿的证据。

  这世道,真是官不聊生啊!

  自吴楚之乱后,这个曾经云集了数十万大军,汇聚齐鲁燕赵各**队的汉军要塞,就已经空旷了不少了。

  张汤打开那张白纸。看了看其中的内容,冷笑道:“果不出吾所料!”

  谁还知道他现在在干嘛?还有什么权柄?

  怎么杀人,对法家来说,这根本不用人教,从小到大都在背汉律的张汤,更是闭着眼睛都能给暴氏与杨氏按上几十条足够他们抄家灭族的罪名。

  而且,户口更与每年上计考绩的最重要任务——税赋息息相关。

  然后用特制的钥匙,将之打开,露出里面的诏书与半边虎符,取出自己的虎符,对照后,吕申这才对着宁成拱手道:“羽林卫甲都都尉申,恭奉诏命!”

  这也是张汤的郡守任命,在廷议上顺利通过的原因。

  半天时间,就足够骑兵抵达。

  每一个羽林卫将官的脑子里,都只有忠于天子,护卫社稷,保卫家邦的理念。

  “诺!”宁成拱手而去。

  要是出现了这天使被地方土豪给围杀了的丑事,哪怕只是被围攻,这样的事情。

  对法家来说,只有地方盗匪绝迹,百姓躬耕于田野,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种地,方为理想世界。

  “过去十年,南阳郡每岁征税皆在五万万钱以上,但递解中央,不过三五千万而已……”张汤系上绶带,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吾来此上任,务必要在一岁之内,使得南阳递解中央赋税超过一万万钱!”

  而想当大农令的人。可不止他张汤一人。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它的田税是根据实际产量的三十分之一征税最开始是十五税一,而不是恒定的按亩征税。

  锵!

  留守荥阳的兵马,也只剩下了常备的三万人马。

  如今,俪寄、栾布,皆为列侯。与国同休,更是特进元老,以两千石荣养,待诏顾问。

  地方财政也要留下修桥铺路、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修葺、官员俸禄、孤寡的赡养还有地方郡兵、城市的维护等各项支出的钱款。

  万一,这任氏狗急跳墙了,以其武力和狗腿子,纠集起来,围攻县城,靠着这宣曲县不可靠的县兵和衙役,根本抵挡不住。

  还是东宫薄太后看其可怜,恩旨将其妻子塞了进去……

  …………………………

  汉室的税赋制度有别于后世任何一个朝代。

  出于小心起见,窦融还是留了个心眼,取来自己密封在另外一个隐秘处的半边虎符,与玉盒中的虎符契合,确认无误后,方才放下心来。

  去年,雒阳的郅明府,屠刀之下。可是足足杀了数百位豪强、官员、商贾。

  他也希望速战速决,不想拖太久。

  荥阳与宣曲不远。

  想了想。这样似乎还不够保险。

  以张汤在新丰县为例,新丰一岁赋税所得,至少有一成,是被驰道吞掉了。

  刚出关中,来到南阳,这现实就给张汤上了一课。

  为了增加人口和新增户口,汉室从朝堂到地方,从法律到风俗,都是费劲了心机。

  天子改治粟内史为大农令后,大农令的权柄和地位,大大增强。

  你治下人口增速快,新增户口多,就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