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百五十节 刘德的提议(2/2)

因此,儿臣恳请父皇,委派一位宗室外戚,亲厚大臣,以慰劳齐赵诸王,加赏故赵幽王、故齐悼惠王的名义,持您的节杖,监齐赵兵,于荥阳会操,如此即不失诸侯的颜面,又可消弭祸患!”

  天子刘启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这个办法好啊!

  用给人家祖宗加赏,进封和祭祀的名义,派个大臣过去,谁敢说闲话?

  而一位持天子节的宗室外戚在荥阳,马上就能跟齐赵诸王国内的亲汉大臣联络起来,立刻就能收了齐赵兵权,没有军队,齐赵诸侯还拿什么反叛?

  刘德趁热打铁的道:“另外,儿臣恳请父皇下诏,推恩齐赵诸侯,许其百岁之后,诸子皆封!”

  这就是釜底抽薪了!

  齐赵诸王本来就是一帮摇摆的家伙,有了这么个台阶下,就算心里再怎么愤恨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最要紧的是,就算这些人还想反,他的儿子们就未必肯反了!

  毕竟,就算叛乱成功了,推翻了长安的天子,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反之,假如尊奉长安,他们就能在将来至不济也混个彻侯,运气好的称孤道寡也不是不可能!

  “刘德所言,诸卿以为如何?”天子刘启的脸上终于放松下来笑着问着在场的将军大臣。

  “老臣以为殿下所言甚是!”申屠嘉第一个表示赞同。

  “末将也以为殿下之策最佳!”一位将军出列道。

  晁错思考了一会,也不得不站出来道:“殿下所虑,臣也赞同……”

  毕竟,刘德还是给了他一个台阶,没让他太过难堪。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同样的事情,申屠嘉说出来,会危及晁错的根本,动摇他的削藩策,但刘德说出来,就能勉强让他接受。

  既然大臣们都同意,天子刘启就道:“那派谁去呢?诸卿可有人选?”

  刘德这时候很识趣的坐回自己的位置,这种事情,就不是他能插手的了!

  身为皇子,提意见可以,但要谈论一位掌握荥阳甚至齐赵诸国兵权的重臣人选,那就犯忌讳了!

  ps:总算没头晕了~嗯,今天努力码字,能写几章是几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