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节 河套的开发(2)(2/3)

  报名者,有包括邵荣在内的三千多人。

  而羽林卫当时在云中郡全郡只招五十名新兵。

  三千多人,抢五十个名额,相当于每六十人只选一个。

  近乎百里挑一了!

  在这样残酷、激烈的竞争中,别说是钱了,便是权,也没有什么用处。

  云中郡的报名年轻人里,甚至有列侯、关内侯的嫡子,都被刷了下去。

  自然,邵荣这样无权无钱,身体素质也不是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毫无疑问的被直接刷了下去。

  他甚至连第一关,都不曾过去,就被告知——君虽良家子,然羽林卫者,天子亲卫也,君之素质,尚有不足,请努力锻炼,以待将来。

  羽林卫如此残酷、激烈。

  那飞狐军、细柳营的征兵,也差不多哪里去。

  三十选一,五十选一,是这样王牌军征兵时常有的事情。

  至于那象征着荣耀和利刃,天下所有有志青年做梦都想加入的胸甲部队,邵荣听说,竞争更加激烈。

  每年,天下各郡能分配到的名额,常常是个位数。

  云中郡因为是天子所称赞的‘豪杰之郡、忠义之乡’,每年分配到的名额,稍微多一些。

  但也不过十五人。

  这还是老郡守魏公的面子和车骑将军东成候说了好话的缘故。

  在全天下,独有关中每年能有一百个胸甲骑兵的征兵名额,其次就是北地郡,每年可以有三十个。

  竞争激烈至此,基本堵死了一般人,通过正常途径,入选胸甲的可能性。

  除非,你自信自己勇如孟贲,忠如蔺相如,智比白起,不然,就不大可能被选入。

  像邵荣的那个堂兄之所以能选入,是因为他弓马熟练,而且身高八尺,能在马上开五石弓,臂力人!

  即使如此,他也是打败了无数的竞争者,并且顶着强大的压力,才得以被选。

  而邵荣现在,深知自己既没有资本,能如自己的堂兄一般,买到一匹战马,每日训练——到现在为止,邵荣的马术,全是在每年一个月的冬训时练出来的。

  更不可能如堂兄一样,顿顿能吃肉,生的膀大腰粗,力沉如牛。

  所以,他想要逆袭,想要成为一个光荣的被天下人敬仰和崇拜的胸甲骑兵。

  就只能走一条勋贵子弟不会选择,一般人吃不得苦的道路。

  而这条道路,就是屯垦团。

  “若吾能加入一个比较好的屯垦团,就有机会了!”邵荣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屯垦团入选胸甲的机会,远远大于其他地方。

  旁的不说,一个屯垦团,不过三五千人。

  但,若是像羽林卫和虎贲卫这样的顶级王牌,他们每年都会从屯垦团里挑选上百名年轻人培养,这样的竞争的烈度,自然要小得多。

  更何况,邵荣知道,自己是有优势的。

  一般去屯垦团里的年轻人,大都是家里困顿得揭不开锅的贫民。

  少有如邵荣这样,出生于化和武技训练的人。

  毕竟,邵荣的祖父,曾经是云中郡中的司马,祖父去世也才十年,多多少少,还留了些遗德。

  …………………………………………

  不过,当邵荣跟着队伍,抵达了云中郡郡城北侧的一座军营时,他现,自己似乎想的过于乐观了一些。

  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密密麻麻,足足有四五千人。

  这意味着什么,邵荣很清楚——必定有人如他一样,抱着相同的想法而来。

  甚至,很可能有勋贵和士大夫家的子嗣,也会出现。

  果不其然,入营后没多久,邵荣就听到了那位带领他们的军官惊呼着:“怎么搞的,连魏家和陈家的子侄,也来参加屯垦团!他们吃的了那个苦吗?这不是胡闹吗?”

  而这句吐槽,被邵荣听得清清楚楚,让他手足冰凉。

  这云中郡之中,没有列侯封国。

  但却有着关内侯。

  另外,老郡守魏尚的家族,在本地的势力也很强大。

  毫无疑问,现在,老郡守的家族的子侄和那位关内侯的家族的子侄,也参与了屯垦团了。

  他们来屯垦团,想要做什么?

  自然,肯定是冲着屯垦团里的胸甲名额来的。

  “怎么办?”邵荣在心里焦急的想着,他知道,若他不走运,与这些贵人家里的子侄分到了一起,那恐怕就糟了。

  这些家伙的权势和关系,必不是自己能比的。

  但他更知道,急是没有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