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节 杂家官僚(1)(3/3)

/p>

  若在北方,刘彻不担心。

  因为北方官僚系统,强大而高效。

  但南方,特别是吴越楚一带,刘彻就不敢保证了。

  要知道,当年,吴王刘濞叛乱,他麾下的一个食客,单枪匹马,溜到下邳,居然就拉起了数万的叛军!

  由此可见,这吴楚越甚至在淮泗、齐鲁地区,汉室的控制力是多么的薄弱,而地方豪族势力,又是多么强大!

  以前,刘彻是没空收拾这些渣渣,也就只有在济南王刘辟光作死的时候,抓住机会,清洗掉了齐鲁的腐朽势力。

  但现在,刘彻却已经打算好了,要将他们在未来连根拔起——连罪名都想好了——吴逆余党!

  是以,今年的考举他甚至授意扩大了录取人数。

  而如今朱买臣的这个计划,恰恰需要一个高效强大的官僚系统。

  不然,一郡之地,何其广大,哪怕朱买臣会分身之术,也难以掌握局面。

  但不要紧……

  官僚这个东西啊,其实全看人的。

  同样的一批官僚在不同的人手里,其执行效率是两码事。

  很明显的就是当年的廷尉衙门,在张释之手里,廷尉威风八面,贵族豪强闻之丧胆,但在张欧手里,廷尉却成了个摆设,连杀人都磨磨叽叽。

  而一到赵禹手中,廷尉的威风重现,而且不减当年!

  这就是差距。

  况且,依照汉室制度,郡守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幕僚。

  诸如主薄、都邮、司马和计吏,郡守都有选择权。

  换句话说,一个郡守的风格是怎样,完全可以从他的选择的官员上看出来。

  于是,刘彻就继续听下去。

  “至于育民……”朱买臣抬起头,一脸严肃的保证道:“臣到任后,必厉行陛下诏命,贯彻陛下奖励生育,惩治不举之圣命,凡一官不举,罢其官,连坐其宗族三代不得入仕!”

  朱买臣此话一出,刘彻立刻龙颜大悦。

  这奖励生育,多多生养,就是刘彻的基本国策。

  这些年来他几次三番,再三强调了——不举者罢官的铁律。

  但可惜,这官场上的事情,层层叠叠。

  命令在基层的有效执行率一直是个问题。

  关中还好,绣衣卫、御史大夫、内史、廷尉,层层把关,基本上做到了,只要有官吏敢于溺毙自己的孩子,那他就一定可以回家种田!

  但出了函谷关,那就是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这些年,官场斗争,斗到最后,失败者身上肯定有曾经不举其子/其女的罪名。

  而刘彻也一直没有腾出手里,好好的确立一下这‘不举者’必定罢官,少于三个子女的官员也要回家种田的基本国策。

  如今,这朱买臣审时度势,挠到了刘彻的痒痒处,让他心花怒放。

  特别是朱买臣补充的那个连坐法,真是大快人心,太对刘彻胃口了。

  刘彻很清楚,要彻底扫清这奴隶时代遗留的溺婴、杀婴传统,就必须对官僚,对士大夫家族下猛药!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除这个陋习。

  毕竟,官员士大夫都在溺婴、杀婴,你怎么可能约束百姓?

  关中,就是因为看死了官员、士大夫、贵族,所以,人口才能不断翻红啊!

  而台下群臣,自然不是瞎子。

  刘彻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满意的神色,他们当然看的清清楚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