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第285章 铸币的成本(1/2)

  有人在纠结,那道数学题

  事情是这样的,这两天实在太累了,中午码完一章就睡着了,新章节扔给老婆来修改错字。

  我一向有乱用标点符号的毛病,当时看到那道题,媳妇也没叫我,以为是又点错标点了。于是把一个“、”号换成了“,”号,最后一句又去掉了一个、号。

  于是

  一道三元一次方程神奇地变成了二元一次方程

  已经改过来了,大家再去看一眼就知道标点符号的威力了。

  ————————

  唐奕用一个假想中的推演,把大宋君臣和观澜百多学子的心神全部吸引过来,进而引出了一连串值得探思的问题。

  一见时间差不多了,唐奕赶紧下课,可不能像上午似的了。

  “这几个问题,留做大家课后思考,明天再接着讲。”

  儒生们一阵起哄,倒是忘了唐子浩是个贱人,再有学问也改不了招人恨的秉性。

  就不能一次讲完?特么刚勾起一点思路没了!

  赵祯也有点急,之前他就听范仲淹提过唐奕“以八方银钱养宋”的理论。只不过太过笼统,赵祯只是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儿。

  今天终于听到了他整套的推演和系统理论,却只说了一半,就没了。

  一气之下,赵祯出门之前对唐奕冷声道:“随朕来!”

  唐奕不明所以,心说,我没招您啊?怎么这么大火气?

  跟着赵祯到了皇帝居所,进到厅中。

  赵祯往正位上一坐,待一众朝臣站定,便沉声对唐奕道:“说吧,何以解钱荒?何以去通货之危局?”

  钱荒的问题于现在的大宋已经不是小问题了,市面上无钱流通,致使通货紧缩,这是制约大宋国计民生的一大固疾。

  要不然,赵祯也不会等不急明天上课,就把唐奕叫来问话了。

  要知道,这之前,赵祯可是打算晾唐奕三个月的,也就是三个月都不召见。今天却为了钱荒之事破例,可见这事儿对赵祯来说有多重要。

  唐奕苦道:“陛下可别当真,那只是小子的推演。”

  “哼!”赵祯道,“朕还不知道你,若无把握,定不会拿此事来推演。”

  朝臣当中有个略显富态、儒风文雅的朝臣搭话道:“素闻唐子浩从来不吃亏,亦不愿落了面子。今日第一天授业,怎会拿出一个自已都没有结果的推演来?万一被学生问住可是不美喽!”

  唐奕偷偷地瞪了那人一眼,心说,这是谁啊?这么讨人厌呢!

  无法,只得辩解道:“草民出这个推演,确实不是随便出的,只不过是想在众儒生心中埋下一粒怀疑的种子。将来他们走上高位,也有能力之时,自然就会往这方面考虑。”

  赵祯点头,却不上当,“那你到底还是有解决之法的,对不对?”

  唐奕一翻白眼,知道是躲不过去了,只得咬牙道:“有!但短期不可为。”

  赵祯眼前一亮,“说说!可不可为另说,先把招式晾出来,大家讨论。”

  “先说抑制通货吧,其实解决的办法有很多。”

  “比如”唐奕咬牙切齿地道,“买买买!使劲地买!”

  唐奕所说的“买”,是对国外买。

  钱多就花钱,把外国买空,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赵祯点头,对是对,但不是长久之计。

  以大宋现在的富有程度,就是在缓慢地买空大辽,要是钱再多的话,可能买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再有就是”唐奕心虚地扫了一眼众人。“扩张,用对外扩张来稀释国内市场,转移国内压力!”

  果然

  “还有别的方法吗?”

  大宋君臣对打仗啊,扩张啊,之类的事情根本就不感兴趣。

  “再有就是,国家调控了。”

  “怎么调控?”

  “建立专门管钱的机构,控制货币总量。”

  “”

  这一点,大家听的是似懂非懂。

  唐奕现在也懒得和他们解释什么叫银行,反正以现在的条件,大宋也建不起来。

  这时,韩琦忽道:“子浩,还是说说钱荒的问题吧!”

  钱荒解决不了,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唐奕无语了,怎么说?

  想彻底解决钱荒的问题:

  要么,打大理。那里有后世华夏最大的铜矿,几百年也用不完。

  可是,现在的大宋,你让他打土匪都懒得动,还打大理?

  要么,就是推行信用货币。

  但是,现在和赵祯他们说什么信用货币,估计都得跟听天书似的。

  “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