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第八百六十三章 旧黄历(6/9)

子,“没呢,就是来这边散散心,山上瓜子不多了,这不就得了右护法的一道法旨,让我下山帮忙买些,嘿,按照小米粒的报价,说不定我还能挣个几钱银子。”

  刘羡阳气笑道:“小米粒的银子你也好意思黑下来?”

  崔东山笑道:“你这就不懂了吧,是右护法故意打赏给我的一笔跑山费呢。”

  刘羡阳点点头,说了句小米粒的口头禅,“机灵得很,精明着呢。”

  崔东山双手抱住后脑勺,没来由感慨一句,“都属于劫后余生的好时节了。”

  如果先生还在家乡,不曾再次远游,那就更好了。

  刘羡阳嗯了一声,知道缘由,却没有多说什么。他主要还是怕吓着那个假装不在意、竖起耳朵认真听的圆脸姑娘。

  崔东山是说那个老王八蛋和齐静春,曾经在赌火神阮秀身上的那份人性,她会不会留下一丝一毫,还会不会稍稍眷念人间。

  不然就会于天下长日至极的五月丙午日中之时,大报祭天而主日,配以月。

  陈平安,刘羡阳,宋搬柴,被丢到这边的赊月,再加上异常丰沛的龙州水运,本来都是被阮秀拿来炼镜开天之物。

  三人一妖族,或魂魄或气运或皮囊,反正不管是什么,皆被炼为一镜,作为火神升举登天的台阶。

  刘羡阳曾经半开玩笑,说是李柳,替他们几个挡了一灾。因为李柳那份水神的大道神性,都被阮秀“吃掉”了。

  刘羡阳说道:“其实不算赌,好像笃定她不会如此作为。”

  崔东山点头道:“就是不知道齐静春,最后跟她说了什么。想不通,猜不到。”

  确实不是在赌什么,而是一种对人性的相信。

  刘羡阳遥遥看了眼那座横跨龙须河的万年桥,一脸无所谓,笑道:“那就什么都别多想,过日子嘛,还真就有很多事情,只能是船到桥头自然直。”

  崔东山递过去一捧瓜子,手掌倾斜,倒了一半给刘羡阳,“果然还是刘大哥最洒脱潇洒。”

  刘羡阳嗑着瓜子,给崔东山一脚踩中脚背,刘羡阳立即转过头,扬起手掌,“余姑娘?”

  赊月板着脸摇摇头。

  不过她的心情好点了。

  崔东山吐着瓜子壳,感叹道:“我那大师姐的心境,愁,估计还是得先生出马,才能捋顺了。”

  当年裴钱第一次远游归来,身上带着那种名叫五毒饼的外乡糕点,之后在

  隋右边那边,双方差点没打起来。

  因为裴钱曾经在金甲洲一处乡野村头,看到了一块禁制碑。

  碑文只有一句话:禁止溺杀女婴、及五月初五日出生男婴。

  为何要树立起这样的禁制碑,当然是因为这类犯禁之事太多,地方官府才需要专门立碑制止这类惨事。

  重男轻女,舍弃女婴,偷偷溺杀水中。五月初五这天诞生的男婴,是不祥之兆,能够带来灾殃。

  陈平安的生日,恰好就是五月初五,不光是在小镇这边,其实在整个浩然天下,在这一天出生的孩子,尤其是男婴,都会不受待见。

  崔东山嗑完瓜子,拍拍手,笑容灿烂道:“为了先生,我得与你道声谢,至于情意嘛,都在瓜子里了!”

  刘羡阳笑道:“瓜子年年有余,越磕越有,不错不错。”

  崔东山伸长双腿,慵懒靠着椅背,“富贵可不用尽,余点就是积福。贫贱不可自欺,敬己就是敬天。”

  “第一次作揖,第一次抱拳,第一次穿靴子、别发簪,第一次自称先生。”

  “一想到先生做这些,我这个当学生的,就忍不住想笑。”

  刘羡阳嗑着瓜子,听着大白鹅的言语,点头道:“好人有晚福,吉人自有天相。按照我们这边的老话说,就是谁家门前都会有一两阵苦风吹过,来得越早越好,然后熬过去,就可以安安心心享福了。不然等到老得跳墙都不高了,再来阵苦风,躲不过,更熬不住。再说了,越是吃过百家饭的,就越知道天底下什么饭都可以吃,唯独不能吃子孙饭,所以我们这边才有那个‘余着’的说法嘛。”

  崔东山站起身,笑道:“走了,不耽误刘大哥忙正事。”

  刘羡阳摆摆手。

  崔东山离开之前,嬉皮笑脸撂下一句,“有些事情,最好是成亲拜堂之后再做,比较名正言顺,只是干柴烈火,天雷勾动地火,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羡阳笑容尴尬。

  赊月笑呵呵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大白鹅滚蛋之后。

  刘羡阳也就没有继续打瞌睡梦中练剑,跟一旁的余姑娘说了些旧事。

  说小镇这边有个乡俗,问夜饭,梦夜饭,因为按照小镇乡音,“问”与“梦”谐音。

  就是在大年三十夜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