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河之畔遇陆地蛟龙(5/8)

若是这位云游高人来为你亲自传道……”

  “最终,就会变成两个隋景澄。选择越多,隋景澄就越多。”

  陈平安伸手指向一边和另外一处,“当下我这个旁观者也好,你隋景澄自己也罢,其实没有谁知道两个隋景澄,谁的成就会更高,活得更加长久。但你知道本心是什么吗?因为这件事,是每个当下都可以知道的事情。”

  陈平安沿着其中一条路线走出十数步后,停下脚步,指向另外那条路,“一路走来,再一路走去,不论是吃苦还是享福,你始终脚步坚定,然后在某个关隘上,尤其是吃了大苦头后,你肯定会自我怀疑,会环顾四周,看一看人生中那些曾被自己舍弃了的其它可能性,细细思量慢慢琢磨之后,那个时候得出的答案,就是本心,接下去到底该怎么走,就是问心。”

  “但是我告诉你,在那一刻的时候,会有一个迷障,我们都会下意识去做一件事,就是想要用自己最擅长的道理,说服自己,那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因为只要一个人没死,能够熬到人生道路的任何一个位置,每个人都会有可取之处。难的,是本心不变道理变。”

  隋景澄怯生生问道“如果一个人的本心向恶,越是如此坚持,不就越是世道不好吗?尤其是这种人每次都能汲取教训,岂不是越来越糟糕?”

  陈平安点头道“当然。所以这些话,我只会对自己和身边人说。一般人无需说,还有一些人,拳与剑,足够了。”

  隋景澄错愕无语。

  沉默许久,两人缓缓而行,隋景澄问道“怎么办呢?”

  陈平安神色淡然,“那是儒家书院和百家圣贤应该考虑的问题。”

  “三教诸子百家,那么多的道理,如大雨降人间,不同时节不同处,可能是久旱逢甘霖,但也可能是洪涝之灾。”

  “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时时地地,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道路上一位与两人刚刚擦肩而过的儒衫年轻人,停下脚步,转身微笑道“先生此论,我觉得对,却也不算最对。”

  陈平安停下脚步,转头笑道“何解?”

  隋景澄如临大敌,赶紧站在陈平安身后。

  那位年轻人微笑道“市井巷弄之中,也有种种大道理,只要凡夫俗子一生践行此理,那就是遇圣贤遇神仙遇真佛可不低头的人。”

  陈平安问道“若是一拳砸下,鼻青脸肿,道理还在不在?还有无用?拳头大道理便大,不是最天经地义的道理吗?”

  年轻人笑道“道理又不是只能当饭吃,也不是只是拿来挡拳头的,人间多苦难,自然是事实,可世间太平人,又何曾少了?为何那么多拳头不大的人,依旧安居乐业?为何山上多追求绝对自由的修士,山下世俗王朝,依旧大体上安稳生活?”

  陈平安笑问道“那拳头大,道理都不用讲,便有无数的弱者云随影从,又该如何解释?若是否认此理为理,难不成道理永远只是少数强者手中?”

  年轻人摇摇头,“那只是表象。先生明明心有答案,为何偏偏有此疑惑?”

  陈平安笑了笑。

  年轻人说道“在下齐景龙,山门祖师堂谱牒记载,则是刘景龙,涉及家世家事,就不与先生多做解释了。”

  隋景澄一头雾水。

  因为她根本没有听过“刘景龙”这个名字。

  陈平安问道“那就边走边聊?”

  齐景龙笑着跟上两人,一起继续沿河前行。

  陈平安说道“表象一说,还望齐……刘先生为我解惑,哪怕我心中早有答案,也希望刘先生的答案,能够相互验证契合。”

  齐景龙点点头,“与其说拳头即理,不如说是顺序之说的先后有别,拳头大,只属于后者,前边还有藏着一个关键真相。”

  陈平安眯起眼,却没有开口说话。

  齐景龙继续正色说道“真正强大的是……规矩,规则。知道这些,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皇帝是不是强者?可为何天下各处皆有国祚绷断、山河覆灭的事情?将相公卿,为何有人善终,有人不得善终?仙家府邸的谱牒仙师,世间豪阀子弟,富贵公孙,是不是强者?一旦你将一条脉络拉长,看一看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他们开宗立派的那个人,祠堂祖谱上的第一个人。是如何成就一番家业事业的。因为这些存在,都不是真正的强大,只是因为规矩和大势而崛起,再以不合规矩而覆灭,如那昙花一现,不得长久,如修道之人不得长生。”

  随后齐景龙将他自己的见解,与两个初次相逢的外人,娓娓道来。

  第一,真正了解规矩,知道规矩的强大与复杂,越多越好,以及条条框框之下……种种疏漏。

  第二,遵守规矩,或者说依附规矩。

  例如愚忠臣子,蠢蠢欲动的藩镇割据武将。

  第三,自己制定规矩,当然也可以破坏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